近日,山西省日前召开2017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会发布一系列安排。其中引起热议的是:为鼓励更多的医疗专业人员投入到健康教育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把撰写科普文章纳入了2017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从单纯重视SCI论文,到凸显科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高级职称评审的导向让医务人员觉得新鲜。
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
“这是大势所趋,”中华医学会科普部主任唐芹表示,“以前个别人对科普有偏见,认为医生搞科学研究才能显现专业人员的素养,如果搞科普就是大材小用,这样轻视科普其实是一种误区。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是习大大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
习大大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但现实中,医生因为临床科研占据了较多的精力,做科普只能凭借医生自己的成就感和公益心,一来缺乏激励措施,二来长久的舆论环境总是造成做科普是不务正业的假象,因此医务人员即便有心,也确实动力不足。需要合理地政策加以引导。山西出台的政策就很好的起到了鼓励的作用。
在国外,科普的地位很重要,你可能想象不到,世界最著名的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创立之初,就有科学普及的基因,以大众能读懂的科学研究为特色,直到现在它的趣味性和准确性还吸引了很多非专业读者。曾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有论文发表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非常赞同唐芹主任的观点,他认为医学科普所蕴含的大健康研究,确实也是国际医学界关注的重要学术方向。
我国科普环境正在改善
唐芹主任认为,虽然我国医学科普的大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但值得欣喜的是,国家层面一直很重视科普。比如在全民瞩目的健康中国战略中强调了努力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由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而医学科普的目的正是通过健康知识、技能、理念等的传播,让大众健康认知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实现提高,提升社会公民整体的公众健康素养,成为美好生活的基础。
“因此,据我们统计,国内不少医疗机构已经将医务人员科普纳入绩效考核。可以预计,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国家和各级政府会有更多向科普倾斜的制度。”王韬表示。
科普需要跨界合作
作为曾经的医生,现在的科普专家,唐芹主任自己就曾策划了包括《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等获得了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唐芹主任很欣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科普在我国早已经立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医务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等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样的活动,对广大从事和热爱医学科普事业的医务人员进行遴选,培育更多医务工作者担负起全民健康教育的责任,是一件大好事。(转载自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