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除了滴滴外,科大讯飞、人人车都在遭遇大规模的裁员潮,而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根据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今年的工资不会增长,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大环境发展并不好的前提下,互联网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那些上市的巨头企业市值损失上百亿,不得不开始压缩成本。
从最初的互联网web1.0时代开始,互联网的功能化就已经被更多的用户注意到,那个时候的互联网硬件设备并不丰富,内存又太小,因而只能是上线博客、新闻门户以及简单的聊天室等产品,传输的内容则是按照字节来计算的。如今一个稍微差不多点的应用App都要用到四五十兆的物理存储,这前后的差别就更大了。可以说,互联网公司作为一个应用服务的提供商,在如今的商业市场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公司缘何会迎来裁员潮?
在近两年的发展中,互联网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并且从中衍生出了产品、运营等多个管理职位,得到了市场和行业积极的认可。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盈利,就连电商巨头京东也不过是近两年才开始走上盈利的道路。因而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先从资本市场获得借力。如今大环境逐渐走低,资本开始变得保守起来,互联网企业很难从资本那里获得支持,这样既没有资金来源又没有营收支持,互联网企业只能通过内部削减成本的方式来降低市场压力,裁员也就成为了必然。
从滴滴到科大讯飞,再到人人车,这些都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而作为互联网大公司的它们,也没有能避开这次裁员潮。而从当前的状况来看,互联网企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都会遭遇发展问题,裁员并不是主要的,能否从这次经济下行的市场调整中存活下来才是最大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日常支出,然后再通过裁员进一步缩减内部消耗。而京东则是采用了末尾淘汰的方式,而且还是一下裁掉将近10个高管,这样一年就能节省近千万的开支,甚至于还可能更多。而这种方式对比直接裁员要更加有效,既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提升公司运营水平。
不过,阿里却表示自己不会裁员,还会采用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策略。而这是因为阿里目前已经处于盈利状态多年,在人员管理和成本控制上自有一套,因而它们并没有利用裁员的方式来改变公司的运营状态。在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在采取策略去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大环境的同时,不能只是利用裁员来降低内部消耗,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市场拐点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其实每年的互联公司都会进行裁员,以此来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提升竞争能力。但是这次却大不相同,因为有太多的公司进行了裁员,因而这会大大影响行业的发展。而我们却一致认为,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必然蕴藏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战,或许会有一些新型的企业业务重新焕发生机,出现像是阿里、腾讯这样伟大的企业。在过去的2018年,阿里、京东的股价暴跌超过百亿美元,按照这个趋势,最近几年的经济大环境都不会有太好的转变,裁员也可能会持续下去,但企业不能只是通过利用裁员来降低内耗。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虽然并不是很好,但是互联网服务的应用却是一直在进化和升级,随着一二线城市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并不是那么高,人才的流动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或许在几年之后,公司的内部结构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兼职运营者会越来越多,新的办公系统、绩效考核平台等等,这将会使得公司的内部结构越来越扁平化,打卡上班会越来越平常,而人们也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体验和享受生活。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无线信号传输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强,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终将来临。互联网公司裁员潮的背后,是对互联网公司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考验,那些运营能力差、赚钱能力差的公司终将会被淘汰,只有保持不断的创新、进取、变革的企业才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存活下来。
互联网公司裁员潮没有终点
没有哪家企业能够长久不衰,如今互联网发展,也不过才几十年的时间,而这些科技巨头,最多也不过才发展了20年,在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公司运营的深度和规模上都有巨大的差别,而外部经济环境的起起落落,也属正常现象。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不会因此而终结,相反的这种行为操作将会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常规操作,而那些被裁掉的员工正在遭遇的才是人生最黑暗的阶段。
其实在近两年的社会市场发展中,互联网公司从最初的资本宠儿变得越来越“失宠”,其变现能力一直都在被质疑,上市后的盈利水平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特别是针对于当前的互联网市场来看,公司裁员并不会彻底解决公司内部的消耗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运营结构,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才有可能改变如今不利的局面,所以,互联网公司裁员多是治标不治本。
笔者认为互联网公司裁员潮的来临,正是说明了当前互联网行业尴尬的处境,但是,正因为行业不景气,才能激发更多的企业绞尽脑汁去活下来,因而在这一轮的优胜劣汰的市场行为中活下来的企业都将会是实力不错的优质企业,行业或许会因此而不同。(来源:D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