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添加时间:2018-06-08 09:52:42
浏览次数: 0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工作之一,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但是好猎头发现有时候绩效考核并不是万能的。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绩效考核就会失灵。

薪酬水平严重失衡

比如研发和销售团队收入失衡时。研发团队花费大量心血完成项目,交付后,销售拿到高额提成,而研发只拿了点绩效工资,没有半毛的奖励。这时候,研发人员会感觉严重不公。因为人力资源的绩效工资顶天了也就那么个幅度(一般在0.51.3倍之间),与销售拿到的高额提成比,杯水车薪。此时无论你指标考核怎么科学合理,都没用了。薪酬基数给限死了。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此时失灵,必须有其他的激励机制了。

怎么办呢?给研发加薪吗?当然不是。加薪加重企业的固定成本负担,同时无限加薪也是不可能的,另外加薪幅度与销售提成额度可比性也差。

此时提供一种激励研发人员的思路:项目制。外来的项目从合同金额中提取一定比例(要经过测算)作为研发人员的项目提成;内部产品研发项目,设置项目奖金,根据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考核兑现。兑现的时间方式须根据自身情况斟酌。销售和研发,这两个一线部门,一般在基本薪酬体系之外,都要单独设置考核激励政策,才会有效。

考核与实际工作脱节

1.指标选用脱节

A、有些企业把专业技术知识、沟通能力这些内容也列入考核表,这是不合适的。这些属于任职资格评估的内容,不应列入绩效考核。(这里要注意能力素质和行为态度的区别,行为态度指标是可以进入考核表的,不要混淆)。

绩效考核,顾名思义,是对员工工作业绩成效的考核,检验员工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的。不要什么都塞进去,累赘而无效。

B、指标选用未聚焦主要工作,比如考核电话营销人员,她的核心职责就是找到意向客户、约谈成功、签约成功。相应的指标就该突出这些核心工作。其他的诸如计划达成率、电话拨打次数、邮件发送等工作,都在其次,可考可不考,考也只应给小权重。过程行为指标永远不该占主要权重,虽然过程很重要,但是考核检验点应该放在结果为主,尤其一线部门人员。

指标就是员工工作的导向,指标设置必须紧扣重点工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脱节偏离。

2.目标值脱节

A、目标定太高,杀鸡取卵。某个指标目标定太高,会在指标间形成厚此薄彼现象,影响其他指标的实现,甚至连锁反应。比如定个极高的销售指标,势必要加大销售费用、人力等投入,势必削减对别的诸如研发等投入,导致研发目标实现难度加大。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考虑到重点性、均衡性。

考核的导向也是对企业资源的调配,调配失败,考核起不到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考核失灵。

B、目标值定太低,太容易实现。带带手就完成了,考核都是满分,起不到压力鞭策作用。此时考核当然失灵。目标偏低,一般是在缺乏经验值情况下,一般不多见。

目标太高太低,都会出现奇怪极端的考核得分,要么满分,要么趋近零分,或类似。设置偏差太大了,脱离实际。所以指标目标值设置要参照历史经验值、对标同行值等。

C、遇到产能瓶颈。就那么多人和设备,任务饱和了,定再高的目标,也实现不了(当然是在出工又出力,人人都敬业的情况)。这时候再考核也不会出更高业绩了。已经不是考核的问题了,是产能扩充的问题。

相互打分

有些企业为了体现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设置满意度评价,部门之间互相打分评满意度。这个本意是想促进部门协作、拆除;部门墙,实际作用是无用、形式。估计用过的都有体会,谁关系好,谁打的高。

绩效评分变成搞关系的工具,绩效考核失灵。

部门之间的考核,还是要以工作成果的交付、质量等检验为依据进行评价。打分方式也不能相互打分。而应该是各部门提供数据,由单独的评分机制依据客观标准评分,以保证考核得分结果的公正准确性。

数据统计过于繁杂麻烦

比如有单位考核软件研发人员的BUG数。每月助理人员提前很多天就开始统计,计算BUG。不说这是多么枯燥无聊的事,压根就是徒劳。

软件设计这些,应以成果交付为主。比如软件功能研发,他按时完成,功能模块验收合格,那就是合格了。简单省时的考核方式。计算过程中的BUG数有多大意义?劳民伤财。统计人员也私下里怨声载道,埋怨数据统计太繁杂,到逐步怀疑这个指标的必要性。

繁琐大量的统计工作,会大大增加考核的难度,从而影响考核的效果。其实这也是指标设置问题,指标设置中本就有可衡量的、成本经济的原则。一个指标数据统计投入的时间人力太多,则说明该指标不合适用于考核。管理的成本高于管理的目标,本末倒置了。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未必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这时候就需要其它的制度与其相结合促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