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闲谈中,哪些陷阱要格外注意?
添加时间:2017-11-26 23:59:50
浏览次数:
0
同事闲谈中,哪些陷阱要格外注意?
1,当你对办公室政治非常重视甚至积极参与的时候,你会发现办公室政治越来越多,越来越可怕,而当你不在意不参与的时候,其实办公室政治没那么多。中国大陆的办公室政治大多是一些小肚鸡肠的人搞出来的,远比不上其他发达地区的拉帮结伙。
2,所谓问题的陷阱,其目的只有一个:引导你说出破坏性或者负能量的回答,因为这样才会有伤害的价值。所以你如果保持正能量,不经常抱怨,可以回避90%以上的所谓陷阱。只需要小心一点,并不是正能量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正能量。
3,对于一些问题,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不要轻易否定或者说不,而是要说:如何改善才能更好。你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更好而存在。
4,在同事中找几个知心朋友,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记住,他们是你的同事,不是你的领导和敌人,不存在阶级差异造成的立场对立,最多也不过是内部竞争。如果连同事都变成了勾心斗角的敌人,要不你有问题,要不公司有问题。
5,如果你在少数内部竞争非常激烈的公司,那么就当成一种锻炼就好了。不论竞争多激烈,也能找到朋友。用据传说毛主席的一句话:政治就是把支持你的人变多,反对你的人变少。
你问题就在于,你把所有同事都当成了敌人。
@王宇:举几个例子吧,谁让我是个坏人。小王,你觉得小李这个人怎么样?标准答案:挺好的啊!(多说一个字都是错!)小王,你昨天跟客户吃饭吃的怎么样啊?都有谁啊?标准答案:我昨天喝失忆了,怎么回的家都不记得了。小王,你一个月多少钱啊?标准答案:张姐,我工资卡都在我女朋友手里,很久没见过了。小王,你把小李的方案拿过来给我看看呗?标准答案:张姐,我手头有个大活,我直接跟小李说,让他亲自给你送去,你看咋样?小王,x总这厮良心大大的坏了。
标准答案:张姐,你等我一会,我有点闹肚子。
@三皮:我还记得我工作中的一件事情,上司跟我的第一次约谈,中间提到了1个条件:"如果我发现你抱怨2次以上,我会让你离开" ,话说的很明了。开始觉得太直接,但后来发现真的是莫大的保护。
你担心是2点,一种是被别人挖坑埋掉,一种是自己不小心说秃噜嘴,总而言之是不想得罪人。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多数都经历过言多必失的阶段,通俗点说就是说话不经过大脑。在这个问题是,我个人总结了3点:
1.为人正直
一定要正直,做一个君子。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不做背后评头论足,违背道德,无节操无底线的事情,只参与可摆在桌面上谈的问题。有这个底线,别人嚼舌根嚼的再开心,你也不会为之所动,这是你的原则。当你有了原则,你有一万种理由拒绝别人的话题。
2.理性思考
凡事从事实出发,不要听风就是雨,这是独立思考训练的基本课。你了解的永远只是一件事情的片面,一切的认知都是推论。职场中,做人做事都是围绕工作目标开展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因工作而起,又因工作结束。你不需要去刻意讨好谁,也没有必要因为主观因素去厌恶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你自己在这上面吃了亏,说明你考虑的不够周全,是能力还不够,换位思考也是能力的一种。
【你觉得小李这个人怎么样?】
且不论提问人的动机,你扪心自问,你能完整的说出小李的一切吗?答案是不能,那你又如何评价呢?盖棺定论都不可取,何况人家没死。因为你看到的是你看到的一面,事实更多的是你对这个人并不了解,根本无法评价。结果偏偏就有些没脑子的,就冲上去了,怪谁呢?
其次,他有心还是无心提问这样的问题,他都不是一个好鸟,你非得用一种油嘴子去回答吗?不一定。
另外,你要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永远都有人讨厌你,无论你做的多么到位,多么坦荡。
我过去有那么几年,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动机,在意别人的xxxx... 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决定都能伤害到我,典型的职场玻璃心。这是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一个最大的痛苦,总想什么事情都要完美,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但人际关系恰恰不是个人意志力所能左右的。
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你会发现,你可以理性的思考了。举例:别人说你就是一傻逼。so what? 你认为我是傻逼,那是你的事儿,我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是我的事儿。看懂了吗?别人的一切行为是他的决定,跟你没关系,你无法阻止,也无法改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的主动。
往往很多人纠结在于,别人认为你是,你自己认为就是了。
3. 敢于承担后果
为每一个做出的决定买单,无论是好还是坏,真的死不了人。
@李晨子:职场也分很多种,不同单位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也没有万能的说法,明哲保身、谨言慎行是一个套路,也有风风火火、迅速站队的套路,看你所处的环境。
这个大环境下其实少说话还是好的,因为一句话你自己说是一个意思,别人学你说那可真真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基本的礼貌要有,防备的意识也不能松。
你要相信,想害你的人怎么都会害你,从言语中找茬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手段,厉害的套路多了去了,只会传传瞎话打打报告的都是小角色,毕竟咬人的狗一般不叫。
所以这种事情没有标准答案,马克思教育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问题,有些单位的大环境就是大家一起吐槽,你避而不言自然无法踏进圈子,有些单位的大环境那就是噤若寒蝉,任何一句多余的言论都可能至你于死地,所以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人也一度满嘴跑火车,吃了不少亏,后来一位脾性相投的前辈给我教过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个人啊,可能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学会如何说话,但却要用更长的时间学会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