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首页 > 人才求职

科研人员

刷新时间:2024-10-16

康复大学

面议

青岛市 | 博士 | 无经验

基本信息
工作地点:青岛市
招聘人数:1 人
职位描述

【招聘职位】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科研助理,博士后【招聘人数】3人,长期有效。【负责人介绍】陈霆隽,康复大学(筹)健康与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苏国辉院士团队独立PI。梅奥医学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神经免疫学疾病的机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5篇,近期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ture Neuroscience, Glia等杂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美国专利2项。担任Glia,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Frontiers in Neurology, Neuroscience Bulletin 等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视神经脊髓炎的免疫机制。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重要机制。(详见:Astrocyte-microglia inter**** drives evolving neuromyelitis optica lesion)围绕这一新发现,我们将展开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同时,团队还关注和小胶质细胞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视神经炎、多发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症、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团队将致力于应用新技术(高通量测序、细胞组学分析、活体双光子成像等)揭示神经系统疾病中尚未被发现的重要机制。【工作职责】独立开展及协助团队负责人组织和实施科研课题研究,协助团队负责人指导研究生及申请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并完成学校和团队的其他工作任务。任职资格:欢迎具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临床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加入。加入团队后,从事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小胶质细胞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技术(具体研究背景详见:Chemically Controlled Epigenome Editing through an Inducible dCas9 System);(2)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3)小胶质细胞调控药物研发;(4)小胶质细胞调控药物的临床转化。【资格条件】(1)身心健康,热爱生活,可长期稳定工作。(2)严谨认真,诚实守信,责任心强,吃苦耐劳,有志于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转化,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3)对科学充满好奇,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解读和写作以及英语交流能力。(4)动手能力强,喜欢实验,善于观察,能够独立解决科学问题,掌握相关学科领域先进实验技术。(5)热忱欢迎具有原创思维并愿意付出努力将其实现的年轻科研人员。【薪酬待遇】聘用人员纳入学校事业单位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合同聘期3年,聘期考核合格可续聘,考核优秀者可晋升高一级职位或申请学校准长聘职位,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关系。聘期内综合收入20-35万元人民币/年,按学校规定享受购房安家补贴30万、科研启动经费30万、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入学等政策。

岗位要求:
学历要求:博士 工作经验:无经验
年龄要求:不限 性别要求:不限
语言要求:普通话
企业信息
公司性质:其它 公司规模:1000-9999人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技术培训
企业介绍

康复大学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和青岛市共同支持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驻地为山东省青岛市。 康复大学目前设有康复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5个学院(部)。聚集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院士、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占比五分之一以上,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高校和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占比八成以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比一半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九成以上。2020年起,先后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24年,学校首批开设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5个本科专业,已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南5个省份招收300名本科生。 康复大学聚焦服务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培育康复领域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积极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为推动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