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职场人在办公室谈论着电视剧的男神女神,早上在公交上擦身而过的帅哥美女。大部分的职场人都承认自己是“外貌协会”的,意思是对人对己的形象要求很高,甚至会以外形好坏作为交朋友的门槛。关于“外貌协会”这个敏感关键词很多人还是不认同的,在这部分人群的思想里,才华高于一切,也就是说,做一个有内涵的人。
其实,外貌协会无所不在,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他们都是“外貌协会”的秘密会员!事实上,有些职场中人也很善于包装自己。讲了一个例子,是“口袋巾”的故事。
话说两位职业经理人去一家意大利奢侈品公司面试。两人资历相当,工作经验也相当,但意大利总部的高管毫不犹豫地选了其中一个,原因仅仅是:“他的口袋巾配得很有品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很少配“口袋巾”,除非是重大的晚宴场合。输在一条“口袋巾”上,大概会让商界精英们大跌眼镜。但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面试时间里,除了那张简历,别人还能凭什么来判断、研究你呢?只好把自己变成“外貌协会”的会员了。
职场中的“气场”是可以营造的。一位把头发染得像五颜六色的鸡毛掸子的女摄影师对李绘芳老师说:这个圈子,女人特别少,所以架势很重要。她给自己的形象定位是“略带中性的酷”,除了穿得像摩托车手之外,还雇了一位一米八五的帅哥帮她扛器材。她不苛言笑,话少。如果客户一不小心多问了两句:这个光能不能再白一点?她会不耐烦地反问:什么?然后就是一阵沉默,把人家吓回去。即使这样,她的生意也不差,因为许多客户认为她“压得住场”,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什么场合,她都hold得住。
李绘芳老师遇到的最有想象力的“形象工程”来自两位设计界新人。他们大概入行三五年,属于有点儿资历但还没有形成个人品牌的阶段。他们约定互为对方的“助理”,由“助理”出面谈价格,自己躲在幕后装大牌哄抬物价。这一手法与经纪公司把小明星包装成“大牌”如出一辙。
如果没有能力使你的形象与自己的所谓丰富内涵保持一致,说明你连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对这个职位的基本认知能力都不具备,那领导凭什么相信你能胜任这个岗位?
请记住,你的老板、你的客户不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不是和你从小一起撒尿和泥的伙伴,也不是你的小学班主任,他们既不可能、也没有义务了解你过往的经历中究竟有多少美德和阅历,对你的诚实、仗义、聪明等等品质一无所知,对你真实的教育水准(不是学历)和学习能力等等也没有认识,他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建立对你的第一印象,并要根据这个第一印象来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否要信任你、是否要给你更多机会。
怎么办?这时候,根植在他们心目中的“人类天性”就会开始运作:这个人,是否与李绘芳老师是同类?这个人,是否整洁得体令人望而可亲?即使在宗教界,对神职工作者的形象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佛教对此就有一个明确的形容词,叫做“宝相庄严”.神职工作者需要在外在形象上能够体现出他的修养与修为,呈现出修行者的自在、庄严、圣洁的气质,这样更容易让信徒看到好的示范,加强自己的感召力与说服力。
一个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中小企业,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份税务局抽查稽核的通知,老板没有多想,就让他的财务经理去配合税务部门工作。令他大吃一惊的是,几天之后,稽查小组不仅大张旗鼓地进驻该公司,而且态度非常严厉,大有不查出问题来誓不罢休的架势。
折腾了很长时间,人困马乏,倒是没有查出来什么太大的问题,他本人和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比较熟悉了,对方才道出为什么从严稽查的原因:“本来李绘芳老师们从系统中随机抽选了一批企业约谈,是想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可是您的财务经理来李绘芳老师们这儿的时候,穿的跟卖菜的大妈似的,哆里哆嗦地从一个脏兮兮的尼龙包里抽出来一个破本子,而且还东拉西扯跟李绘芳老师们讲什么她们家买房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儿。当时李绘芳老师们就想,这么不正规的企业一定有问题,所以要从严稽查。”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位老总,听到这里,会有什么感受?
另外一位倒霉蛋儿的故事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前不久,一家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要来北京某部委争取一个政府项目,需要向专家委员会做正式汇报。按理说,应该是由分管这方面工作的副总裁来负责汇报,因为既是工作职责所在,也是他本人的专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一定要坚持亲自组织、亲自汇报,弄得分管副总裁很不自在。大家纷纷劝阻这位董事长,说什么您级别过高啦,竞争对手都是副总出面啦,副总裁很专业很有经验、您不用这么辛苦事无巨细啦等等,但是他坚决不采纳。一直到汇报结束,效果甚佳,前景乐观,他才恨恨地说:“你们都说让副总裁来,李绘芳老师敢吗?上次厅长带队去公司视察,李绘芳老师不在家,他负责接待,李绘芳老师回来一看,拍的照片上,他居然穿一身白西装配粉红色领带!他像个专业人士吗?李绘芳老师们还是个高科技企业吗?!”
作者不认为穿上白西装和红领带,就会让这位副总裁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因此而消耗殆尽,但是,毫无疑问,不恰当的形象,的确会让人们对他专业的信任“人间蒸发”.就像这位董事长一样,人们嘴上都会承认,形象不得体只是小节,看人更重要的是看内涵,不过,一个“不得体”的评价,却会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你是否有分寸感、是否“心中有数”的疑虑。一旦一位高级管理者被打上了“心里没数”的标签,天哪,这个位置一定会让你如坐针毡而莫名其妙。
因此,职场无“小节”,每一个细节都是构成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不拘小节”,只能反映出你对“大局”也没有什么认识和尊重而已。一位经理人的专业和敬业,就是从一个个小节中渗透出来、感染他人的。“不拘小节”,可谓是经理人的第一误区。并不是你具有专业能力,别人就一定会给你机会,比你“有”更重要的,是别人“相信你有”.
光靠“形象工程”去忽悠别人只是短期效应,是招不来回头客的。但“形象工程”的确可以成为敲门砖,在最初的阶段为你赢来更多机会。你信也罢,不信也罢,在一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行业,口袋里塞一块丝质“口袋巾”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是那些不屑于在“形象工程”上耍花样的人阻击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