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型”电商现在都可以考虑卖掉!
这是与一位业内同行探讨当当该不该卖时,笔者的一个想法。
窃以为,在目前的电商大环境下,当当、凡客等运营多年,而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的电商,已经成为“鸡肋型”电商,食之无味、弃之则惜,不如找个好婆,嫁了算了。
这属于一家之言,也许这种观点有些偏激,但确实是笔者的真实感想,尤其是在目前的这种互联网格局、趋势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时下的互联网格局。众所周知,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格局,日渐走向了“寡头阶段”,BAT就是大家给出的代表格局,而进入此阶段,发展呈现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形成规模的以市场规模滚动发展,如阿里、京东。而资本实力强大者,则挥舞资本大棒,强势突破,如腾讯之于京东。
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第4季度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第4季度,B2C市场交易规模达1946.5亿元,环比上涨20%。
数据显示,从市场格局来看,天猫、京东、腾讯电商继续保持市场前三甲地位,市场份额较3季度均小幅增长,分别达到49.7%、19.0%、7.0%。自营B2C方面,一二阵营差距较大。京东以41.3%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名,遥遥领先于第二阵营电商。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以10.0%、5.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名、第三名。
易观分析认为, 从市场表现来看,市场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大型B2C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流量购买,布局移动端入口方面具有极大优势,进一步拉大了和中小型B2C的差距。
互联网是一个残酷的行业,以前大家就普遍认为,这个行业中每个领域过得相对舒服也就是市场的前三、四家,后面的则被前面的各位“大哥”逼得生存艰难。
同时互联网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创业发展轨迹就是“卖楼花模式”,基本是三步曲,弄概念(讲故事)——找风投——IPO。能走完这三步曲,基本还算是成功的,许多公司可能走两步就没了。
而在这三步曲中,赢利经常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做规模,流行叫法是“烧钱”,比较常见的是许多公司IPO成功了,但依然多年亏损,而风投在IPO之后解套走人,扔下个摊子给企业经营者与美国“资本散户”熬着去。
这是过去发展的大部分路径,当然其中不乏后来业绩好转,走向转好者。这里不再举例,防止被人说是拍马屁,呵呵。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现在这种发展套路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即即便是一些成功IPO的企业还出现被并购、私有化的情况,如土豆之于优酷,高德之于阿里。私有化的例子如盛大网络、分众、巨人、阿里B2B等。
上市后被并购、私有化,按理说都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行业,也不奇怪。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况在中国互联网过去的发展历史中是很少见的,为何如今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什么?
笔者以为,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出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创业的“投机型”文化特征,即抢一个概念,赶紧包装上市,然后分钱走人。在这种思路下,大家抢概念,争老大,争某某概念第一股。
现实情况下,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其他传统企业,本质问题是追求是赢利、发展,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
虽然存在某种机会让互联网公司通过IPO来个鲤鱼跳龙门,成就一批财富新贵,但企业经营是一个非常漫长、艰辛的过程,可以说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单凭一时的投机性很难做到长期的发展。最终还是一个稳定赢利、持续发展问题,所有的风花雪月,最终还得归于这个枯燥的数字游戏。赚不到钱,赚不到足够多的钱,不能持续的赚钱,扯别的五马长枪都是白搭,结果都是被市场抽个大嘴巴。
而这正是如今中国互联网公司所要面对的现实。过去说哪个企业IPO了,大家会感觉很兴奋、很羡慕,而这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公司IPO的多了,大家也就觉得这是一件稀松平常事,不过就是融资了,拿到一点钱罢了。没什么了不起,最终,未来还要看企业如何脚踏实地的稳定发展,如何持续性的发展盈利,否则不定哪天又沦为别家的“打工仔”,不定哪天如何上去又如何下来。
分析完过去以及时下互联网公司的IPO路径,再回到上面的电商竞争格局。目前的电商格局,大的特大,如阿里、京东,其市场份额远超后面几位,甚至是后面好几位的总和,而如今的电商在做大规模的号令之下,越来越发展成大型超市模式,啥都能卖,也啥都要卖。
这种趋势对当当、凡客、1号店等这些二三线电商的影响会是什么呢?从对外发展来看,前面的巨头形成极大的市场规模,极难追上、超越就更谈不上。而从自身赢利来看,所产生的利润是否能支撑本企业的滚动发展,可能谁当家谁清楚。
由于当当是上市公司,有财报可看,因此以当当财报举例。其2013年第四季营收19.719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2170万元(约合360万美元),净利率仅1.1%,为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季度盈利。
当当网由李国庆夫妇于1999年11月创办,以图书零售起家,美国时间2010年12月8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完全基于线上业务、在美国上市的B2C网上商城。
在二三线电商阵营中,当当算是资格比较老的,现在卖书之外,也是基本啥都在卖,以前主做自营,现在也弄平台。
在易观2013年第4季度B2C综合排名中,当当市场份额占2.3%,位居第六。自营B2C排名中市场份额占5.0%,位居第五。
当当2010年12月8月上市时发行价16美元,次年6月股价跌破发行价,现在也就12美元多。
“当当股价跌破发行价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老股东套现跑了,在这过程中我确实有所动摇,而且经常收到各种收购邀约,当时真的有出售当当的想法。”李国庆曾透露,当当曾差点卖给亚马逊、还与腾讯谈过投资事,但各种原因最终未成。
当当经营十多年,李国庆都感如此艰难,再看看如今的互联网时下,其他二三线电商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应该不会比李国庆好到哪里。
事实上二三线电商这几年也一直在发生变局。由原戴尔公司高管于刚、刘峻岭于2008年7月创办成立的1号店在2011年5月被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控股收购。卜广齐2006年创建的易讯网在2012年5月被腾讯全资收购。
最为轰动的是,今年3月腾讯与京东的结盟,腾讯以2.14亿美元现金、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取得京东15%股权,未来在京东进行首次公开招股时,腾讯还将以招股价认购京东额外的5%股份。而易迅虽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但会让京东会持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
腾讯与京东的联手是电商行业的“大地震”,其背后也是二三线电商的整合问题,用的是“小卖大买”手法,将其并不强大的电商业务打包卖给京东,现时换得京东股权,当个“甩手老板”,这与当年雅虎与阿里收购手法如出一辙。
在阿里、京东这些电商航母的阴影之下,腾讯尚且如此抉择,想想其他二三线电商公司的处境不是更为尴尬,极易沦为“鸡肋”。当然不同的电商公司,以及电商在各公司不同的地位,甚至不同处境的从业者,各自感觉不同,主要由各家公司操盘者自己体会到底属于哪种类型。
因此笔者以为,二、三线电商如自感有“鸡肋”之累,在这种背景下不妨可以考虑出售,如果有好的买家,可能更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哪家电商并不考虑做大问题,也不想操心IPO之事,想脚踏实地,稳定发展,且可以持续稳定的赢利进行滚动发展,如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就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业务,这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远离喧嚣、曲径通幽也是一道令人神往的境界。只不过资本魔杖是否会让从业者如此?
其实类似电商现状不仅如此,其他互联网概念在这种“大寡头趋势”背景下也可能面临同等的问题,只不过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当然世事多变,也不定这互联网圈又出个啥变化,又出个啥概念,让这些二三线电商风云突变,重见一片蓝天,出现新的一条阳光大道,这都未得可知。
文后赘注,本文“鸡肋”一词恐引起一些电商人士不快,但并不贬损之意,仅是想表达一些自己的痴言妄语,与诸君商榷二三线电商的未来出路问题,如有得罪,先行致歉,敬请海涵!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