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刺激的底气
添加时间:2017-11-28 16:33:45
浏览次数:
0
两次表态之间,各界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有增无减。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钢铁、煤炭等产业的困境已从贸易企业蔓延至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加速倒闭,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银行挤提事件,中国经济的脆弱性正在暴露。尽管3月经济活动已有好转迹象,但机构普遍预期一季度增速在7.2%-7.3%左右,开年即跌破年度增长目标。市场上对出台新刺激政策的呼声日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坚持不刺激的底气何在?
在我们看来,不刺激的抉择首先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前形势的准确认识。尽管调结构、转方式已经提出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体制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是,与2008年推出“4万亿”之时相比,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大幅改善,有些发达地区业已接近饱和,可调动的资源也明显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激增、整体债务率偏高,货币供应量持续较快增长、全社会融资规模明显偏大,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腾挪空间都已日趋缩小;稍有不慎,就会加剧产能过剩、增加通胀压力、触发债务风险。
基于此,目前的“稳增长”主要依靠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及时拨付预算资金等“赶进度不加力度”的措施。李克强博鳌演讲当日,媒体爆出“五省稳增长重点项目单投资7万亿”的消息,但细究之下,显系误读——“7万亿”项目既非当年完成,也非新近上马。
迄今为止,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近期的经济放缓基本保持了冷静。问题是,政府对刺激预期的管理能否奏效?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市场认为“微刺激”不够给力,“不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能坚持多久?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刺激与反刺激,将成为一场激烈而复杂的利益博弈,一场比智慧、比意志的心理战。
李克强称,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这在一定意义上放弃了过去追求总量增长的思路,值得赞许。但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总量翻番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度增长预期目标,都属于总量目标。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将构成对中国政府的考验。
更大的底气来自中国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如李克强所说,要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然而,潜在动力并非现实动力,转化的关键在于深化全方位改革的实际行动。
近期出台的改革措施,如简政放权、弥补服务业“短板”、扩大服务业开放、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扩围等,都有利于民间投资,但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大环境下,这些改革措施的效用会大打折扣。竞争环境的不平等,导致民间资本不敢轻易投资实业,特别在融资领域,筹办民营银行条件严苛,中小企业融资难尚未看到明显改善迹象。
近期的超日债违约事件,虽然迈出了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步,但选择性地打破刚性兑付,又让人担忧出现加码的“双重标准”:倘若民营企业无力偿付债务,政府会打破刚性兑付;倘若国企中止偿付债务,政府会否兜底?
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储备是否足够,政府官员对此也表述不一。国家发改委在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中承认,单纯以需求管理为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运作空间日趋缩小;以调控产能为主要目的、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对象、以行政手段为主要工具的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已难以适应以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产业政策需要。令人欣慰的是,学者关于提高供给侧效率的建议已被采纳。发改委称,将稳增长的着力点转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创业繁荣、创新驱动、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同步。
方向已明,但知易行难。关键是能否克服种种阻力,将变革落到实处。近期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再度放大,政府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外界的评论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基本面产生根本性影响,中国经济既不会因为唱衰而衰,亦不会因为唱多而多。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自身的政策、竞争环境,尤其取决于能否彻底拒绝饮鸩止渴,全力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