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吗?“自强不吸”的人们先别生气,平心而论,此事的确可行。最明显的一个迹象是,雾霾天街上戴口罩的行人大幅增多了。这无疑拉动了口罩制造业的增长。首都街头的各大药房,防霾口罩几乎都已经脱销,而在网上,有的网店一个月就销售了带活性炭滤层的口罩数万个。据媒体资料显示,中国防尘口罩市场需求在PM2.5初现的2012年开始激增,到2013年已达25.3亿,到2015年将持续增长到39.2亿。
但光有口罩还不行,室内还得有配套设施。空气净化器于是走俏。2013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量规模约为130.3万台、零售额规模为28.7亿元,量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24%和148%。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到2013年年末,中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如把空气净化器、空气质量检测仪、口罩、净化型空调、药品等等防霾商品加在一起,其市场之巨,更是不可估量。
这还不打紧,甚至连热水器品牌也来凑雾霾的热闹。在广告语里说:“雾霾天气影响心情,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无精打采,好心情都被天气破坏了,这时候你需要XXX热水器洗个美美的热水澡”。此外,那些看似与防霾并没有关系的蔬菜、水果、各类食材也和“雾霾经济学”沾上了边。在有些小店里,棒骨萝卜汤成了“防霾菜”,这并不稀奇。
凡此种种,都算是雾霾拉动的GDP增长。GDP最基本的算法是,只要发生了商品消费行为,它就会被计入GDP。涉及到雾霾的医疗、防护、保养消费为数众多,然而,这雾霾拉动的GDP颜色却是乌黑乌黑的,散发着一股霾味。是为黑色的经济增长。
黑色经济增长,也可称为破坏性的增长。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写过一篇作品《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当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破窗的寓言,大致是说,假设城市里的一个人砸碎了理发店的玻璃窗,此举虽然对社会财产造成了破坏,却在经济层面拉动了增长。理发店的破窗将为玻璃生产商制造商机,生产商拿到钱后又去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产品,从带动了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和人们的就业。如此,砸碎理发店玻璃的破坏之举,实际上为社会经济的增长带来了连锁式的反应。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增长是可以依靠在“破坏”基础上的“重建”来实现的,破坏实际上是得大于失。
这段历史上的著名寓言后来被经济学者归纳为“破窗理论”,即破坏创造需求的悖论。巴斯夏讲述这个寓言的真意是要说明,“为了增长而破坏”虽然创造了GDP,但并没有创造真正的财富。从财富的累积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几乎不具备任何经济意义。
先砸烂玻璃,然后再修补玻璃,折腾半天,最好的结果无非是恢复了原样。同理,先大肆制造雾霾,然后费尽周章治理雾霾,最好的结果(通常还达不到),也不过是恢复雾霾前的环境状况,而且其社会成本却是由全体民众的健康支付。这过程创造出任何社会财富和价值了吗?显然没有,不过,你要是认为中国人天生就不配拥有正常质量的空气,只配呼吸比汽车尾气更脏的雾霾,那么我无话可说。在这个前提下,正常的空气确实成了一种稀缺的“财富”,治霾就是在创造社会财富,拉动经济增长。
恐怕不会有人真的这样想吧。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万亿。经济上预计可拉动GDP增长2.39万亿元,其中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环保产业产值将增加1万亿元以上。有人判断,这将催生和带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产业组成的空气治污产业群。这里边蕴藏的利益,不言而喻,而雾霾经济带动的增长,其黑压压的成色,也让人看得尤为真切。
昨天,北京迎来今年首场春雨,雾霾终于有所减弱。不过,全国其他城市依旧“喂人民服雾”,“自强不吸”仍是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窘境。在这冰河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恐怕还要“霾”在春天里很久很久,成为“黑色经济增长”的埋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