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心态也是人所需要的健康心态,唯有心理心态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在生活和工作才能不产生非分之想,不做出格的事。与之相对的是心理失衡,人一旦处于心理失衡状态,那么非分之想和不良举动就会随之而来,严重者距离成为某类型的“变态狂”也不远了。
对员工而言,如果心态不平衡,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想法,做出一些不良举动。如,我干嘛这么卖力地做工作?我干嘛因为那点工资就在单位加班?我造出来的东西,我自己拿走几件有什么?领导凭什么那么训我?我干嘛这样低声下气地给顾客解释这么多?我又不认识他!我干嘛说公司好?公司又不是我们家!
任何组织的健康运转都需要和谐,如果一个组织中全是如上这类想法的员工,那么这个组织就难以达到和谐,甚至无法运转,所以,具备一个平衡心,也是组织的需要,是职业化对我们的要求。
那么我们如何拥有平衡的心态呢?这首先要求成为一个“老实人”。
现实生活中,一个被人称为“实在”的人,往往也会被称为“老实人”,讲难听些则可能会被人称做“傻瓜”,仿佛人一老实就要犯“傻”。其实不然,就工作而言,往往不需要我们投机取巧,踏实肯干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也是领导最喜欢的,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就拿“傻瓜”这个词来说,它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而是特指那些诚实而快乐的人。
在顾颉刚先生的《史林杂识初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古时候,有个叫瓜州(今甘肃瓜州县)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叫“瓜子族”的部落。瓜子族的人们忠诚老实,十分厚道,也十分快乐。别人雇他们干活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终日不停地劳动,并且还以此为乐,这在有些懒惰的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于是人们就称他们是“傻瓜”,由此便演绎出“傻瓜”一词!
其实,“瓜子族”们干得挺快乐的,正是乐在其中,旁观者还不一定有这些“傻瓜”快乐呢?却笑人家傻,实在是更加可笑。
所以,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中,究竟谁傻谁不傻,并不是人人都看得清和识得准的。因为人与人心理平衡的杠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能帮助人为乐事,看到别人快乐他也快乐,别人不高兴他也不高兴,那么对这样的人而言,是否能让别人高兴就是其心理平衡的支点;有的人爱偷懒,少干活就高兴,比别人多干一点心里就不平衡;有的人自私心重,总想着自己能得到的更多才好,要是看到别人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他心里也会不平衡。
不懂得平衡的人,总是会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影响,迷失了方向,迷失了人生。唯有自己的心中有平衡的力量,才不会把选择的自由交给别人,才能把握人生的平衡。
要知道,很多取得大成就的人,以及一些生活愉快、人生知足的人其实都是些“老实人”。有这样一句话“成大事的人,都是靠吃亏走向成功的。”因为他们能掌握自己心态的平衡,不在乎一点一滴的得失,不去一斤一两地计较,他们常常对别人眼红的东西无动于衷,对别人躲避的东西默默承受。但最终他们却成功了,而那些不老实的人却没有。
我们要搞明白,你是想影响别人,还是被别人影响?心态平衡的人,总是能影响别人,心态不平衡的人,总是被别人影响。对正常人而言,“老实”或者“傻”在某些时候其实是一种大智若愚。因为她们的心态才真正地平衡,她们才是真正地聪明。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很傻,因为他总是分不清钱币的大校于是大家便常用五分和一角的硬币逗他玩,让他说哪个钱币大,说出来就让他拿走哪一个,这个小孩子每回都说是五分的硬币大。大家便大笑起来,并都以此取乐。有一次,一个很善良的老头在这个小孩子又一次被别人取笑后,偷偷对他说,你不要再说这个五分的大了,那个一角的价值是这个两倍大呢!这个小孩子呵呵笑了一下,对这个老人说:老爷爷,如果我说一角的大,那么他们还会每次都给我钱币玩么?据说这个故事中的小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