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代缴社保现象普遍,风险大陷阱多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输入了“代缴社保”字样,立马弹出了数百条宣称可以提供相关服务的店铺,价格在两元至一千元不等,记者拨通了其中几个商家的电话,他们都表示可以帮忙挂靠社保。
电话沟通后,记者来到了其中一家位于深圳某电商产业园内的人力资源公司,公司负责人称她有两家做人力资源的公司,不仅能帮人挂靠社保,还可以提供补缴服务。
某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比如说现在是四月份,往前推24个月都是可以补缴的,补缴社保费你肯定要自己掏,我另外要收手续费。
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办理挂靠社保的手续非常简单,只需在网上提供身份证照片和社保号即可,甚至不需要见面。
记者:就怕以后找不到人。
某人力资源公司工作人员:我们只是帮别人挂个社保,但不承担责任,你又没在这里上班。
在新版《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实施后,哪些挂靠社保的行为需要引起我们的警示?确有缴纳社保需求的灵活就业人员又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办理呢?
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日常排查工作中发现,深圳恒富美美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虚构劳动关系参保的违法行为,于是迅速成立调查组并对该案件进行核实取证。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稽核内控处三级主办 贡海燕:最终确认了该公司共为7人违规缴纳社保,其中2人与该公司无劳动关系,另外5人离职后违规继续在该公司参保,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责令该公司进行整改并作出了行政处罚,罚款42000元。后续将对上述7人的违规参保关系予以清退。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指出,挂靠的过程中,如存在以下情形的,则界定为违法违规甚至承担刑事犯罪责任。6. 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黄其柏:挂靠并不直接等同于虚构个人信息和虚构劳动关系,我们通常理解的挂靠,其实是指他用真实的个人信息,但他不在这个地方实际上班和工作。新业态从业人员,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快递小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人员等,他们可以按照灵活从业人员的参保方式,用个人的形式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