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律中有一条“20/80法则”,说的是20%的商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20%的顾客购买了80%的商品,我们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会取得20%成效的事。这条法则的深层含义就是:“重要的东西往往只有那么一点点。”
对于信息来说,“20/80法则”依然适用。在信息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现代社会,真正有用的或利用频率较高的其实并不多,也就20%左右吧。如何搜集到真正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商业技能。
虽然真正重要的信息只有一点点,但要获取这一点点干货,前提是要占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没有量也就谈不上质。如果得到重要信息的概率是相同的话,那么分母越大,获得的有用信息就越多。要想在信息海洋中上岸,先得把自己淹没在大量的信息里。
要想获得大量信息,必须确保信息源头畅通,如果全部信息都靠自己去收集,那太费时间,最好是让信息能够自动飞来。比如用RSS订阅博客信息,即使不打开博客网站也能读到最新信息摘要。
还可以订阅大量电子杂志,洋米订了数百种。电子杂志的好处是,各种信息会源源不断地自动飞入邮箱,这样不仅节省精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我们自己主动搜集信息时只挑自己关注的信息,久而久之得到信息的范围会变窄,我们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视野会变狭隘”。更何况现在各个平台都会通过我们平时的搜索习惯推荐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将会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客观性。
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用工作邮箱来收杂志,否则,一边干着活,信息一边不断往里涌,肯定扰乱注意力,影响工作。洋米的办法是专门注册一个邮箱用来接收电子杂志,每天只在晚上临睡前登录这个邮箱,经过整个白天,信息源源不断飞入,晚上统一“收割”。不必每篇都看,只需大致浏览一遍标题,感兴趣的择要看看或者保存起来。
洋米也订阅了不少纸质版的商务杂志。阅读的办法也是先浏览标题,然后认真看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有些信息特别有用,就摘录在电脑里,摘录完毕这本杂志就可以扔了,以节省空间。有人说,订了那么多杂志又不全部读完,不是很浪费吗?我们认为“如果错过有益信息才是真正的冒险,与那种损失相比,订阅杂志的费用不算什么”。
收集信息时不仅要广泛,还要有重点领域,要有目的地给自己确定几个“主题”。比如“最新金融信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环保有贡献的最新技术”“最受欢迎的餐厅”等等,总之就是你最希望详细了解的某个领域。“主题一旦确定,就会像一个过滤器”,当我们被大量信息淹没时,它能帮你过滤出更有精度的内容。设定主题后,如能积极地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有意识地去大量搜集与此主题相关的信息,那么一年后,在这个领域,你甚至有可能变成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