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月薪过万却去月薪四千事业单位?专家为你分析一线到四线城市情况

添加时间:2022-03-04 17:49:22
浏览次数: 0

  每个人都不傻,都会选择对自己最好的路。

  先提三个点吧

  大部分人是普通人。

  大多数人的本事来自平台。

  事业编、行政编和临时工(没有编制)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先从区域进行分析:

  三四线城市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是没有所谓的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月薪过万的薪水一般给到是当地国企、或者私企的中高层领导人,至于其他月入上万的群体,一般只能是当地的个体工商户或是做些小买卖的,或者是当地工厂的小老板们。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群,是很难拿到一个月平均4000块的水的,而且还有考虑到五险一金的问题。说实话,在我国三四线城市的用人招工基本上不会考虑到五险一金存在的。所以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可能在年少时候还怀揣着雄心大志,誓要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心气。但是等到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想要改变自己的阶层,甚至单纯地只是从农村完成城镇化也真是千难万难。太多太多的事情阻碍了他们的前进,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能像过去一样满怀壮志,就真的不太实现了。

  而且,四五线城市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发展道路、社会地位截然不同。可能大家不相信,在体制内的人员,先不说是不是事业编,哪怕是没有编制的,在四五线城市都高人一等、拥有着很好的社会地位,一般行政编在基层很少见,基本都是领导了。(一到省考、国考大半个单位请假的情况不在少数)。

  月薪过万却去月薪四千事业单位?专家为你分析一线到四线城市情况

  在四五线城市,丈母娘认为的工作就是“体制内”(包括国企)、小个体工商业主、私企领导层及以上。而且,这种体制内的基层单位就算是一个无关紧要岗位的人员出去,外面的一些企业老板也得敬着他、让着他。因为他代表着权力。而且,对于绝大部分没有很大欲望、没有很大野心的人,有车有房有假期退休有保障还有不错的社会地位,最起码孩子本地体制内上学问题通过各种关系是可以解决的。这还要啥自行车啊?

  而且比起那些私企起起伏伏、个体工商业收入的波动、不稳定。改革开放到现在,能持续一二十年不倒的家族企业又有几个呢?小个体工商户中年危机或许只能奋力一搏,搏输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搏赢了,养老又怎么办呢?还真的不如在体制内安安稳稳、稳坐钓鱼台来得实在和划算。

  4000块钱的月薪,稳稳当当二十多年,在三四线城市无风险地买房、买车还能存下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且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且医疗、办事、孩子教育(本地)、社会纠纷占据了绝对地位。

  10000块钱的月薪,可能只是某个时间的昙花一现,或者说某个时期自己被需要才有,但是并不一定稳当,而且还可能五十多岁人出门了还要对一些二十岁刚工作的小年轻进行讨好。

  当然,如果能打破自身天花板,成就财务独立自由(稳定地被动收入),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二线城市

  二线城市所处地域有很大差异,像中西部二线城市和东南部二线城市的体制内收入也是天差地别。

  但是好一点是,虽然说不能大富大贵(不排除升职可能),但是最起码,作为五险一金什么的都有的社会保障,当地的房子还是生活紧一点就能紧出来的,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别看起来只有4000块,实际上什么精神文明创建奖啥子的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到手还是不少的。

  好一点是,门槛还比较低。一般大学生本科毕业只有在本地很好的学校或者是热门专业才可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体制内,只要是个本科都可以去尝试国考、省考。专科也自有办法,但涉及太多就不多说了。

  最关键的,二线城市流动性强,但是各项产业还不成熟。一些人毕业后进入一个行业随着行业衰退,很容易被裁员或者是遭遇中年问题。而二线城市,说实话,在本城市里再找个同类型的企业都难,想一想人到中年的境况吧,比较糟糕。

  体制内不会遭遇中年危机了吗?

  说实话,也会。

  但大多数体制内的中年危机都是存在认识差异。在一个舒适地地方待的久了,加之周围有求于己人对自己的恭维和讨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屈才了应该升职了。但是其实上,一些官场上的人情世故真的放到社会了自由竞争就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是平台能力还是个人能力得打个问号。而且其实体制内部是有遴选机制的,虽然一年人数很少,但如果本身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且自身足够有毅力,一步步往上考也就是了,官至处级不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这个途径太难了,便选择长袖善舞,在基层名利场与同僚们上吃喝,高谈阔论,找机会巴结领导。殊不知领导眼里更是洞若观火,对浮夸的作风、张扬的个性根本不喜,从一开始就断绝了自己的上升之路。当今提拔本质其实是利益交换、与其蹦蹦跳跳做个小丑,其实还不如踏踏实实静下心修炼内功,走正道晋升来得实在。

  体制内的中年危机往往来源于对未来升不上去的担忧,来自于同批人纷纷上位自己停留原地的落差,是心理的。

  体制外的中年危机往往来自于物质资源的匮乏,生活风险的波动,是未来养老的担忧,是物质的。

  说真的,接近了权力觉得自己是权力的拥有者,接近了财富觉得自己是财富的拥有者。

  我曾经很讨厌一句话:找准自己的位置

  后来我发现,看清自己的位置真的很重要

  有的体制内的小伙伴可能刚进体制内,感觉自己有权了,可以处理下罚单,成为邻里解决矛盾的仲裁者,与同龄小伙伴们出入酒店,高谈阔论。但日子终归是要自己过的。等到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多岁,当初这点权力可能也会觉得有些幼稚。

  但是体制外又很好吗,有着明确发展目标、方向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做着无头苍蝇四处乱窜,到最后或许能鱼跃龙门取得成功,但有的败走麦城,耽误了青春。

  35岁是个坎,就像围城。

  也确实有人在这期间走上巅峰,但光辉的成功下必然埋藏着其他人的失落。

  月薪过万却去月薪四千事业单位?专家为你分析一线到四线城市情况

  一线城市

  其实一线城市就没啥说的了

  一线城市买房对绝大多数人主要靠父母的荫庇、姻亲的提携。

  一线城市可以说房产和户口直接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和选择。

  因为在一线城市户口和住房绑定了太多东西了,有了你就一马平川,没有就磕磕绊绊。

  有的人在一线城市不得不追求高薪,有的人可以去体制内慢慢发展。

  但是不同于其他城市,一线城市分房、团购房逐渐成为历史,不到达一定层级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的,祖上荫庇、姻亲提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城市有房,月薪4000块活的比月薪40000都活得轻松

  况且月薪40000的工作那个不是如履薄冰,生怕被后面人赶超,是不是还得提升自己,生怕被社会淘汰。子女上学要顾、房子贷款要还、大病直接归零、办事无处寻人、忧心养老大事。听起来年薪半百,实际上刚刚糊口。

  月薪4000的工作可能也是悠悠哉哉,快快乐乐,吃喝不愁,阖家欢乐,子女上学无忧,医疗全部报销,办事方便快捷,邻里敬仰有加。还不用担心社会变革,国家不倒,我不失业。听起来工资不高,过起来潇洒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