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要面对的事务很繁杂,如果所有事都要靠自己决策和处理,不仅忙得焦头烂额,还非常容易出现疏漏。在成熟的企业中,管理者不会被琐事牵绊,可以思考规划更有价值的事,因为他们在用流程管事,凡事有章可循。何为流程?它指的是企业中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做事方法。也就是做事的先后顺序及步骤,能够保证工作顺畅进行。
按流程做事会让工作变得有迹可循,让执行走向规范化,让管理走向正规化,让企业管理免于陷入混乱状态。流程管理有5要素:
1)理念:把控关键节点,确保简单高效无误;
2)目的:以制度为后盾,让管理简单而高效;
3)价值: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组织运行效率;
4)作用:提高执行能力,复制组织成功经验;
5)意义:员工自动自发,打造自动运转组织。
一位从事体育科研的专家曾这样谈论我国运动员屡获金牌的秘密:“他们对成功运动员动作录像进行计算机分析,将连续复杂的动作分解为简单的步骤。研究整理出简明的可参照度量的训练流程,然后指导运动员按照流程训练,结果成绩提高就很快。”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位顾问透漏说:“你所要做的事,以前已经有人做过了,把这个人找出来。如果我们能把他的成功经验流程化,然后按照流程执行,就一定可以提高绩效。”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卓越的公司,越是追求管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因为他们从中发现了管理的秘诀。
好的流程一定包含以下要素:快速、正确、便宜、容易、周期短、高质量、低成本、简单易用。管理者应以此为出发点来对流程进行优化改造,操作时应该遵循以下4个原则:
1.全局原则
流程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执行流程的再造要根据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来设计和优化执行流程中的各项活动,而不是根据局部最优和部门最优的目标,来设计和优化。
2.简约原则
“机构会自动制造工作”,再造执行流程如果繁琐的话,也会制造出许多额外工作来,这无疑增加了投入成本。因此,执行流程再造,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删繁就简。
3.放权原则
所谓放权原则,就是压缩管理层次,使决策点位于工作执行的地方。换言之,就是将决策权和处理权下放给具体执行工作的人,让执行工作的人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4.目标原则
所谓目标原则,就是要围绕开展此项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来设计整个流程的工作,而不是就单个任务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