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是一名驾驶辅助工程师,9月份的时候公司搬家,小成觉得办公地址距离自己的住处太远了,所以经过再三考虑,他选择了辞职。
辞职后的第一周小成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他应聘的职位是驾驶辅助工程师。面试过程中,双方聊的很融洽,面试官对小成的评价还不错,并表示希望能和小成进行愉快的合作。
小成本以为这份驾驶辅助工程师的工作十拿九稳了,满心欢喜的在家等面试官的入职通知。结果通知是等到了,但是不是入职,而是淘汰。
收到通知的时候,说不难过是假的,好在小成想得开,既然人家不要自己,自己接着找下一家。找了差不多一个月,没有较合适的驾驶辅助工程师的工作,小成就给自己放了个假,回家待了一段时间。
驾驶辅助
在11月中旬,小成突然接到了之前那家淘汰自己的公司的电话,联系他的是对方公司的HR。HR先是客套的寒暄了几句,然后问小成现在是否有换工作的意向,对方觉得小成挺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领导打算录用小成。
听了HR的客套话和来意,小成说自己目前没有跳槽打算,拒绝了对方。
小成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对方公司当时在淘汰小成之后,立即录用了一名另外的候选人。现在那位候选人离职了,对方公司想到了小成这个备胎。他们之所以联系小成,不是因为小成多么优秀,而是因为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顶岗难度系数大,小成是个不错的顶岗人选,所以他们出此下策。
驾驶辅助
相信职场应该有不少人遇到过和小成类似的情况,被招聘企业当备胎,美其名曰"储备人才"。面对这种情况,不建议求职者"吃回头草"。如果招聘企业在第一次招聘的时候就淘汰了某位求职者,足以说明招聘企业对他(她)不感兴趣,没有与其合作的意向。又或是他(她)不符合面试官的选人标准,所以最后淘汰了他(她)。这样看来,双方能够真心合作的可能性太小了,因为招聘不同于做生意,招聘是一次性结果,要么合作,要么淘汰。
所以综合来看,小成拒绝那家公司的驾驶辅助工程师的职位邀请是明智之举。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事情,都要硬气点,得自己把自己当回事,不能卑躬屈膝的为难自己,否则换来的就是痛苦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