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中年职场经验:团队中,一定要留个“闲职”

添加时间:2021-12-07 17:41:03
浏览次数: 0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同行,在途中他接到个电话,他的一位同事去医院检查,结果是需要请假几天,如果继续检查情况没有好转,可能就需要长病假了。

  朋友在电话里安抚这位刚到岗不久的同事,让其好好修养,整个通话过程中语气平和淡定,倒是电话那头能听出来他同事都快急哭了。然后打了电话协调工作安排,没几分钟,似乎就搞定了。

  朋友工作性质需要24小时排班。以一般判断,如果提前有准备,少个人还能协调下工作分工,但是突然减员,估计就会影响后续一系列工作安排。

  而他的工作之一就是负责排班,保证团队工作的顺利运行。

  但是挂了电话,朋友迅速翻开手机上的排班表核对后,一个电话似乎就协调好了工作安排。

  有些好奇,即便是最简单的工作交接,似乎也需要叮嘱几句确认接手方了解了工作内容,怎么会如此“草率”就完成了?不免和这位朋友聊了起来。

  他的回到倒也简单明了:团队中日常保持一个“闲职”。

  似乎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闲职”其实就是所有其他岗位的“超级替补”,是所有岗位的“B角”。

  朋友继续解释到,他看到过有私营企业点老板甚至在每个工位上都安装了摄像头,甚至有几个比较有经验的员工因为开小差时间较长、违规抽烟等原因被马上辞退。

  表面上,这是以严苛的工作纪律来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私企老板,当然希望每一分薪水都没有被“摸鱼”。而实际上,朋友则认为,这不过是借口辞掉同质工作中薪水较高的员工(当然时间点是在赔偿金额可控的阶段)。也就是说每次裁人,其实都是在老板认为人员已经有所剩余的时候,当再次需要人手的时候则继续以新人的待遇招聘……如此循环。

  在他看来,这种饱和状态,使得部门、企业无法保持活力和拥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朋友所在的部门每个岗位甚至都要进行“轮岗”,所以轮岗到“闲职”的同事看似比较轻松,其实相当于另一个统筹者,需要对每个岗位的进度尽在掌握,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一旦需要“替补上场”,则能做到“即插即用”。

  如此一来,应对年假、人员变动等状况,始终能保持工作的正常进行。尤其是遇到刚才这种极少见的突发状况,也能一个电话解决。

  如果做足了准备,避免了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个“超级替补”是否就是“浪费人力”?

  朋友举了两个例子:一位同事轮到“闲职”时,帮助其他几个岗位查漏补缺,根据已有的资料,收集补充之后,居然额外完成了一篇该项目“100000+”阅读量的文章。另一位同事则是帮外联岗位一起联系各线下场馆。

  几个月后竟然凭几乎一己之力搞成了一场需要100人以上参与的线下活动。

  而在这场活动的项目中轮的“超级替补”则在“兼职”与技术的沟通中,共同制作完成了一项版权技术。

  已六年多过去,这项技术至今都是“香饽饽”,并作为对外的“供应商”在使用。

  这个“闲职”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的贡献提升的作用和帮助显而易见。

  朋友说,如果他要跳槽,是否已有或者愿意建立这个“闲职”,是参考要素之一(虽然他现在还没跳槽的意向)。

  中年职场,哪怕不在领导其位,也需要有“谋其政”的考虑问题的高度。这样才能成为领导岗位的“超级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