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微信显示收到消息的时间是凌晨2点,发消息的人是我的师弟,在学校里面是一个积极向上,受人喜欢的活跃分子,毕业后在互联网公司做着自己当时特别想做的策划。
可就在这毕业的短短半年里,他告诉我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自卑感。
身边的同事出活快,效率高,而自己出一份策划要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做Case跟客户沟通时,自己反应总比其他同事慢半拍?每天醒来要去上班,特别害怕,害怕跟同事说错话,害怕做错事Leader批评。越来越陷入一种感觉自己要坚持不了,甚至连身边同事提个意见,都觉得是在嘲笑自己能力不行时。
他的焦虑让我想起当年初入职场的自己,已经渡过职业初期的我,再回头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刚入职场的一定会面对的。
安慰他的方法不少:
当你觉得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在走上坡路,再咬咬牙就突破了;
或者说想当年我的处境比你的更惨,你这不算什么,想开点。
但我想,痛苦本身是不能做等价类比的,这样轻描淡写的过来人口吻,实际并没有什么用。
回顾一下这种自卑的前因后果,也许才能找到通往自信的途径。
1、自卑感是正常的
职场自卑感是怎么来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有几种:
第一,从一个自己熟悉了好多年的环境进入职场陌生环境,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和工作,而产生自卑感。
如果“不幸”你加入的组织节奏快,身边的同事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带你,这个时候就像飞机着陆前没有任何铺垫和准备一下,猛一下扎到地面,直接就把机翼折了。
这种心理,我不仅在职场新人身上看过,也在很多看上去很光鲜的职场老司机身上出现。只是老司机们比菜鸟们更懂得藏住。所以这种自卑感不分新手老手,不过是陌生环境刺激下的反应,也许当你在自卑年轻没经验,你的同事们在自卑不再年轻没激情。
第二,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你设想的一切操作完美,在现实面前发现完全不work。仔细想想,这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绪吗?你上大学,有没有也看过身边的同学成绩好,社团好,也曾经自卑过?
我想这种落差带来的自卑感,其实是在职场压力的情境下落差的失望感被自己放大了。这个时候,去认知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过程。
所以,初入职场的自卑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负面情况很多时候不是靠对抗克服的,反而诚实地认知自己的不足,接受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平和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想出解决方法。
2、切勿沉浸于自卑
当然,坦然接受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也并不能真的缓解这种焦虑,因为会开始想第二个问题:我是不是选错行业,是不是不合适?
在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也曾这样想过,当时的Leader劈头盖脸怼了我一顿:
当时面试那么多名校同学最终选择给你offer,在你的身上是有别人没有闪光点,因为一个错误就否定自己的全部,对得起我给你的offer吗?
身边的同事出活快,一来本身他们熟悉公司流程和产品,二来他们有工作积累,这种情况与刚入职场的你本身是没有可比性,没有必要拿这个做对比。
其次,当你看到差距时,不是更有目标感吗?工作效率比不上身边的同事,有没有主动请教过别人怎么做分析报告,专业积累不够,是不是主动想过用什么拓展一下知识面,多与优秀同事们做交流?如果这些都没有努力过,请不要轻易下不适合,选错的结论。
醍醐灌顶。
有自卑感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就此沉浸于自卑感中,觉得自己能力就到此,自我放弃了更多成长的机会。
走出自卑感并没有什么神秘的方法。去体验真实的职场,正视现实,让自己的期待回归理性,进行自我的重新校准与二次定位。重新认知自己的价值,进行自我反思,有力所能及之处,也有力不得及的区域。
全面的自我盘点后,认准方向往前走,时间与积累会帮助你重新拾回自信。
3、写在最后
职场人的状态大概会分三种:
第一种,我觉得别人很好,但自己不行
第二种,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别人都比不上我
第三种,我觉得自己和别人都很好,各有所长。
初入职场的新人处于的状态是第一种,职业成长的经历,一般从第一种的自卑感,位移到自负,再慢慢成长到成熟圆融的状态。最开始的这段时光,有很多艰难与委屈,还有怯弱与自卑,但请相信,我们终将会上岸,然后阳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