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医学稍有了解,那么肯定听说过“分子诊断”这个词汇。分子诊断听起来很高级,也很玄妙。其实,分子诊断简单来讲,就是直接检测DNA或者是RNA,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对疾病做出判断。因为分子诊断具有很多优势,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所以很多人不免猜测:在未来,分子诊断是不是会取代其他的诊断方法,取代传统的诊断方法,成为医学界主流的检测手段,甚至是成为医学检测的绝对标准呢?
分子诊断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讲,上面的猜测是不存在的,在未来是不会发生的。为什么我有十足的把握这么说呢?是因为大家把疾病还是看的太简单了。任何一种疾病都有着相关的复杂理论,没有什么检测手段是适用于一切疾病的,也没有什么检测手段可以让我们对病人做出决定性的论断。大家在看病的时候,想必也有过这种体验:医生让你去做多项检查,然后告诉你,你得了什么病。往往,这个疾病越大,你做的检查也就越多。
不得不说,分子诊断具备着很多优势。比如,即使在标本数目很少的情况下,通过核酸扩增的方式可以得到足够数目的片段,然后对其进行分子诊断检测。再比如,人体内有一些地方,比如脑脊液,是很难去做抗体检测的,然而却可以做分子诊断。还有就是,分子诊断的速度很快,一般两三天内就能看到结果了,比起血清检测的方式,可以说是快了太多。
分子诊断
我为什么说分子诊断的检测方法在未来不会取代其他检测方法。这是因为:首先,分子诊断方法里用到的PCR试剂盒难于保存,而且价格昂贵,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非常致命的缺点。毕竟,大家去医院看病,都会担心到花费的问题。同样的一个病,便宜的方法能检测出来,为什么一定要用更贵的方法呢?其次,分子诊断也同样有着“假阳性”的问题。传统检测方法无法避免的问题,到了分子诊断这里没有得到解决,而是依然存在。再者,分子诊断的报告可比免疫学报告复杂多了,对于一个含有多种病菌的报告,医生如何判断出事那种病菌造成了疾病发生,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
诚然,分子诊断的确给我们的临床医学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未来,分子诊断绝对不会将其他检测手段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