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三观不合”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于不喜欢的异性,我们的理由可以是“三观不合”。对于婚姻中的另一半,当婚姻维持不下去的时候,给出的理由大概率还会是“三观不合”。对于工作中和生活中的那些看不顺眼的人,我们还是会祭出“三观不合”的理由。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难以找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也就是说很难找到两个“三观完全符合”的人。在轻易给出“三观不合”的理由前,我们还是有必要真正地确认下问题的根源是否真的是“三观不合”。
一、什么是三观?什么是三观不合?
所谓三观,一般是指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中,世界观是人对于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于人生的整体看法,也就是对于人存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价值观是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要把三观想得太复杂,简单来说,三观,就是人们对于“是非对错”的定义和看法。
在弄明白了三观之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三观相合”。所谓“三观相合”,就是两个人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有大体一致的看法。比如一个人如果视财如命,另一个人则挥金如土,那肯定是三观不合。一个人自私自利,另一个人乐于助人,那也肯定是三观不合。
二、为什么和同事处不好?
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目前我在一家IT公司做项目经理。在我们公司,从事项目经理岗位的人员,会经常需要去客户现场,经常和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的项目成员打交道。当我在SD省做项目的时候,我们项目组里的一个成员是从SX项目现场转过来的。
在大家熟悉之后,他经常会跟我吐槽之前他多待的SX项目现场的项目经理老李不够地道(比如小气、斤斤计较,自私等),反正两个人相处地不是很愉快,最终原因被归结为“三观不合”。
之后不久,刚好因为公司项目需要,我临时去支持SX项目工作。在大概20多天的时间里,我和项目经理老李相处的还算比较愉快。感觉老李还是比较地道的,在工作之余,也会一起喝酒吃饭,甚至于老李还会在周末喊上我们去他住的地方,亲自做饭给我们吃。
经历了这次事情之后,说实话,我对于老李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也比较疑惑之前的同事为什么会吐槽老李不够地道呢。想了之后,我觉得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任何时候,只有真正地拿出真心诚意对待对方,才能获得对方的良好反馈,否则,很难收获别人真诚的回馈;
首先自己对别人要热情大方,这样才有资格评价别人是否小气和斤斤计较。
三、怎么才能正确与同事处好关系?
在任何一家公司,我们想要做出较好的成绩,获得更大的发展,那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是过家家,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人,就不去和这个人进行“工作上的正常来往”。此外,对于能够进入一家公司的人来说,真正“三观不合”的确实太少了。很多人,就算对于个别事情有不同的看法,那也是很正常的,大多数时候还上升不到三观不合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跟大多数同事都处不来,那很有可能是你社交能力的问题,不能轻易地就归结为“三观不合”。作为职场人,怎么才能更好地与同事相处呢?
不要带着“有色眼睛”看别人。在日常交往中,最忌讳的就是搞“地域歧视”和随意给人“贴标签”;
在真正与别人交往前,不要让他人的看法左右你的态度。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时候,关系处不好,两个人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不要轻信一个人的“片面之词”,从而对其他人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做到“诚以待人”,然后才能要求对方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你;
当别人不小心冒犯你,或者做出不符合你心意的事情时,不要轻易就否定别人,或者直接贴上“三观不合”的标签。别人可能是无心的,多拿出一点耐心,这样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