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为什么说,就算再困难,也不能到亲戚朋友的公司里上班?

添加时间:2021-06-22 17:54:40
浏览次数: 0

  -1-

  今年年初,我有两位同事同时辞职,两人相约一起创业,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到现在,八个月过去,公司关门,两人也散伙了——而且,最后闹得很难看。

  两人在朋友圈互相屏蔽,且不停地贴图谩骂攻击对方:

  “我对公司掏心掏肺,你却对我狼心狗肺。”

  “空无本领,还喜欢信口开河,这样的合伙人也真是没谁了。”

  “德不配位,舔着脸到处说自己才是CEO,请问是谁给你的勇气?”

  公司还没正式停业的时候,两人就如此这般地不停痛斥对方,长达两个月之久……

  而且两人均指天指地的发誓:

  以后绝对不会去亲戚朋友的公司上班,更不会让亲戚朋友到自己开的公司上班!

  其中一位更是发出感叹:

  “我上半生,之所以混得如此失败,就是因为跟朋友一起创了个业!”

  时间回溯,两人一起出去创业之前,曾经是十多年交情的好朋友。

  大学同校四年,毕业后都是程序员,在一个圈子里工作十一年,其中有八年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按理说,这种交情,咱不说情比金坚固若金汤,总不至于一起创个业,就到了这种剑拔弩张、视若仇敌的地步吧?

  但你要知道,创业这种事本就九死一生,需要创业者投入极大的勇气和精力,也不见得回回都是金榜题名。

  创业大概是这么回事:

  成功是偶然,失败才是常态。第一次就成功的,实属凤毛麟角。那概率,就跟彩票中大奖差不多。

  一件失败率如此高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人去做,那他怨无可怨,没做成只能说是自己没本事、没能耐、没运气。

  但如果两个人呢?

  著名作家亦舒写过一句相当扎心的话:

  【一个人受穷怎样都受得,但两个人就不行了。因为会把受穷的原因,忍不住怪到对方的头上。】

  感情如是,两个好朋友一起创业亦如是。

  在一件糟心事发生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埋怨对方,埋怨客观因素,埋怨“大环境”。

  但,也恰恰因为是“好朋友”、“好兄弟”,他们大多不会在第一时间就把抱怨之语和盘托出,反而各自都会隐忍,为什么?

  因为“面子”,因为“过意不去”。

  两人在事业上发生分歧和争执的时候,都不愿做那个“说实话的恶人”,生怕因此驳了对方的脸面,伤害了两人的友情。

  但是,这种隐忍是长久不了的。

  人可以隐忍,可是事业的发展不隐忍啊,财务状况也不隐忍啊。

  做不好就是做不好,就算两个人都想当鸵鸟不愿面对现实,但一张财务报表能把这事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于是乎,矛盾,终有一天会全面爆发。

  -2-

  所以,只要是朋友、亲戚一起创业或者工作,就一定不能成功,一定会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吗?

  其实也不尽然。

  之前我接触过的一个浙江做纺织品的老板,他们家就是典型的家族企业。

  厂里上千名工人,他们公司关键岗位的管理层,全都是他的兄弟、叔伯、侄子侄女等。

  这位老板说:

  “我用人就一个标准——人品。”

  老板有个欧洲留学、商科和经济学双硕士的侄子。

  这男孩智商非常高,说是十五岁就上大学了,留学归国后第一份工作,想到叔叔这家纺织品集团里历练,但是最终,老板也没要他。

  老板解释说:

  这个孩子虽然各种聪明,但都是小聪明。

  他是看着这侄子长大的,有时候,甚至还能看出一点心术不正的苗头。

  正因为其头脑太聪明,所以这份聪明,如果用在坏道上,可能造成的破坏更大……

  所以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什么呢?

  对于企业来说,用人,尤其是管理层,人品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能力,对于家族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的确,很多家族式企业或者朋友合伙开的公司,现在也经营得不错,蒸蒸日上;

  但其根本原因是:

  企业的老板,并不是对所有的家族成员(或朋友伙伴)照单全收,而是择优录取,本质上还是竞争上岗。

  -3-

  著名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面向CEO们做过这样一次分享:

  【除非这个人优秀到非他不可,否则不建议让亲戚朋友到自己公司来上班。

  这种选择,大多数时候都是弊大于利。】

  作为一个吃的盐比普通人吃的饭还多的资深风投,这话肯定不是随便说说的。

  想必大师是看了很多“熟人搭伙创业翻车”的案例,才特意对未来的CEO们强调了这一点吧。

  家族(朋友)式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最明显的弊端有三点:

  一、熟人之间不好互相指责。

  现在的社会竞争本就激烈,不论是个体还是公司,都需要努力做到最好才能在社会上占得一席之地。

  也就是说,个人或公司,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得比别人、比同行竞争者更好优秀。

  如果是自己干,为了赚钱,肯定会做到自我驱动,一般不会偷懒摸鱼;

  如果面向社会招聘,经过筛选简历和面试,合则用不合则散,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员工也是拿钱办事,这样雇佣双方才有一个正常而平衡的关系。

  而雇佣亲戚朋友呢?那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人都有个面子问题——

  都是熟人的情况下,怎么好意思去催促、鞭策甚至训斥呢?

  如果对方感谢你给他这个工作机会,知道努力工作还好;

  那如果你遇上一个专门“杀熟”的,仗着你不好意思说什么,变本加厉地偷懒怠工,造成公司整体效率低下,其他员工的不满和抱怨,这可不是你一两句不好意思,没面子能解决的事啊。

  二、你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了解对方。

  亲戚朋友表面上看好像比外人可靠,但说到底也就占个“知根知底”的好处;

  如果考虑更重要的因素,还真不如好好走招聘流程,找一个真正配位的人才来做公司管理。

  既然决定了要做家族式的企业,那就得用这样有分辨力、有决断力的管理者,任何时候都把管理层的人品放在第一位,公司才能发展长远。

  三、公私不分,反而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延续。

  在我的记忆里,凡是好朋友一起出去创业的,成了还行,如果折腾失败了,那结局,大约是要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的。

  几个人为了同一件事去努力时,自然会有一些在付出和收获方面的比较:

  我今天加班到后半夜,可你却跟女朋友约会;

  我为了拉一笔生意在外面风吹日晒,可你在办公室里打打键盘还抱怨辛苦;

  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出去跟别人吃饭喝酒吹牛吗?那软件从设计到开发到测试到运维都是我一个人在忙,你怎么不说呢?

  ……

  ……

  你看看,创业么也没创成,钱赔进去,时间赔进去,友情也赔进去了。

  所以,在企业管理层面,公事和私事一定要分开,这个在初期就要立下规矩:

  工作就是工作,私事就是私事,别创业没成,到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所以,为了公司能够长远发展下去,要么自己掌握关键,要么花钱聘请可靠的经理人来占据关键高管位置,尽量不要找亲戚朋友。

  -4-

  结语:

  很多人创业、成立公司或者运营公司,可能出于某种“知根知底的人靠得住”的心态,会倾向于让亲戚朋友同学伙伴和自己一起工作。

  但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

  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公司能赚到钱。

  赚到钱的前提是什么?

  是这个公司的员工,他们具备各方面的专业工作技能,有能力为公司赚钱!

  仅仅是你“认识的人”“熟悉的人”又能怎样?

  再靠得住,又能怎样?

  公司要运转下去,就得赚钱呀!

  赚钱盈利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个“1”,那后面有再多的“0”都木有用。

  做公司做企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也不要过度信任亲戚朋友之间的情感,能抵御利益的考验和纷争。

  社会新闻里,那亲兄弟、亲姊妹都能为一套房子争得头破血流,更何况是利益更大的创业呢?

  当你看见诸如“大难临头各自飞”或者“墙倒众人推”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无需大惊小怪——

  因为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大部分人在面对利益纷争时出于本能做出的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