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某在企业负责项目审批,经常有同事甚至合作厂家人围绕他,朋友很多,聚会很多,一直被认为是工作大咖,思路清楚,工作踏实,能力突出。实际上,工作这些年他也算兢兢业业,与同事相处也比较和谐,他本人认为自己不可或缺,因为搬家的原因,不得已申请离职,办理辞职手续。
只是,有一点特别奇怪,他发现,他辞职手续办理中,除了一些同事的官方客套和问候外,原来围绕他的人似乎不再理会自己的,平时一起吃喝的同事也稍有联系,他的心里顿然有点失落。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入职2年后,被人陷害后冷落,原来喧嚣相伴的同事冷眼相对,那时就可见人心的冷暖,职场的本质,就是人性的本质。我认为自己蛮幸运,在进入职场较短的时期内,认为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为什么离职后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职场就是一个江湖,不管你相信与否,你认识的人会很多,但是值得深交的人不会特别多;可以共欢乐的人很多,但是一起迎接悲伤的人很少;能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是雪中送炭的人很少。古代名人司马迁早就认识到这个人性本质,他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认识直深刻,要判断你们是否是真朋友,放在足够的利益前,是进入狗咬狗的模式?又抑或个别进入相互谦让的模式?
利不尽,哪知人情冷暖,谁好谁坏。职场上同事之间的非常容易爆发利益冲突,这是工作属性决定的,毫不夸张的说,一旦你发现身边的人是翻眼不认人,那一般便是趋利避害的原因。
离职后,大部分人相互是不联系,即便联系,也可能因为利益上有往来,有合作关系,所以,你也可以认为,职场从来没有情比金贵,而是情比纸薄。断舍离,放空心态,把职场当成人生一个过场,你不过是过客,或许对此间的人情冷暖不再在意,不再被伤害。
除了曲终人散、人走茶凉,还有什么让我们职场人变得更加陌生?
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部队战友们感情深厚,即便退伍想起仍是心有惦记,更显亲切。我曾经一个同事,他是部队转业人员,每每想到部队,这个大男孩总是流泪,想念部队的老战友们。本编在想,为什么职场中没有部队的这种情况,到底什么原因让我们职场人变得更加陌生?在这都市丛林中,钢铁的建筑中,蝇营狗苟中,是什么让我们变成自己都不想成为的那一群人?
第一,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
在大部分企业只有管控,强迫,考核,鲜有文化的引导,凝聚力的培养。这些组织的领导人喜欢用狼性文化、KPI考核文化、业绩争夺作为团队发展的武器,本身这些有错吗?管理这事本身谈不上错,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那就是,为什么通过这些措施,没有让组织更好的成长、健康的发展,没有让组织有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措施
让员工之间对立、敌对,大家从此不再是队友而是竞争对手,从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相互使绊子成为成功的一个必选动作,落井下石也不是丢人的事情,打个小报告将是个人获得青睐的一个关键因素,踩踏别人成就自己……想想就觉得恐怖,文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没有凝聚力,而是形成厮杀的现状。
第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本编坚决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可能有,这句话要换角度看,有黑必有白,也就是说,在职场上,也有三观正确的同事,他们清澈、洞悉世界,坚守底线,助人为乐。如果管理者,如果职场引路人,有正确的价值观,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际关系,即便离职不再联系,至少心中少一点陌生,多一点温情和回忆。
第三,职场人之间的粘性本就不强。
职场人之间本就没有强连接,一起工作可能愉快,不谈利益各自安好,一旦谈利益,管你是谁,一旦离职各不相关。这其中有人际关系的粘性影子。
文化缺失,价值观缺失,粘性不强,都容易导致离职后陌生感的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