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招的人呢?不是说今早工人到位吗?”一大早,张明就火冒三丈,半个月前交待给小舅子的事,前几天还拍着胸脯说已经搞定,绝对不会耽误事,但现在呢?车间里除了几个打扫卫生的,就看不到一个人。
张明,我初中同学,初中辍学后,就跟着村里的人跑彩印,几年下来,自己也开了家彩印厂,只是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他总是说话不算话,工人也就走的越来越多。
在但张明的认知里,这天下两条腿的青蛙不好找,这两条腿的人多的是。就是份自信,让他忘乎所以,有活时对工人还好,活少或没活时,不是克扣工人工资,就是不按时放发工资,弄人很多工人都纷纷辞工。
前几个月,张明又托关系接了一个大订单,只是工期比较紧,于是人手就成为他的问题,他就委托小舅子给他招几个人。没想,到了开工之日,车间却不见一名新的工人。
原来,他厂里新招的工人在打听他的口碑后,纷纷扭头去了附近的工程队。张明禁不住自问,这次他一咬牙给出的月薪可是8000元呀,为什么还是留不住工人呢?
原来,附近工程队是的工程是政府行为,月薪一万,而且管饭,虽然每天要在室外干活,但工资有保障呀!
所以那些原本答应来的人,全都被“挖”走了!
其实,像张明这种工厂,工人紧缺是共性问题,尽管他们不断提高月薪,但愿意来的人还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人们宁愿去工程干活,也不愿意去工厂做工呢?这制造业的工人都去哪里了呢?
大环境释然,需求升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作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但一些用工主,却总是用不变的用工标准来对待工人,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没有自由的、封闭式的工厂工作失去了兴趣。
时代变了,人们对工作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工资,还多了对自由、尊重、价值等方面的需求,传统的用工资衡量一切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市场的需求。
人民币贬值,物价高涨,老板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工人的生活需求。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板从来只想着自己,有用工需求时,怎么都好说,没有需求时就挑三拣四,鸡蛋里头挑骨头。
制造业的用工曙光,择时而改
用工难,招工难,现在已经不只是广州等沿海地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面临着这种窘境。
70、80后,人到中年,90、00后不愿加入。一个行业之所以会面临这种尴尬之局,无非就是因为它的发展与社会、时代不相符。
要想解决这种用工难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老板单方面努力就能改变的事了。不过事在人为,如果作为老板,你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变,还能解你的燃眉之急。
1、钱必须给到位。
虽然现在很多工厂已经智能化,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但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老板在招工时,一定不要总想着克扣工人的工资。
只有让工人感受到老板的宽容、同理心,毕竟能收获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2、用工不要限制年龄。
在用工时,不要总是随大流,看到别人招人35岁以下,本科学历,你也就想水涨船只高,要像稻盛和夫学习工厂的管理,学会使用70分人才。
3、尊重员工,让其体验到人生价值。
不要用变色的眼光对待员工,劳动不分践踏,作为老板、员工只是工种不同而已,所以作为工厂的管理者,最好收起你的优越感,弯下腰,平视,让员工感受到尊重。
以前一职定终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现在不管社会再发展,要想在竞争中生存,都离不开人,所以学会管理员工,才是你管理公司的重头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