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薪酬这一块总是很多求职者关注的重心,毕竟大家来上班的原因,大多都是为了能有一份高收入,如果再能奔个好前程,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只是很多公司或企业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却希望成本越低越好。于是,很多公司的面试官,在招聘员工时,不是避开薪酬这类型的话题,就是直奔主题询问求职者的态度。
刘杰,40岁,人到中年,在跳槽面试时就遇到这方面的困扰了。刘杰原来做的是计加工方面的工作,因人到中年,看不到晋升希望,就想换个行业。
在跳槽时,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求职市场对中年人“不友好”,所以你直接通过“关系”推荐就来到一家公司面试。
在面试时,面试官问:“你对保险有什么要求吗?不交任何保险,你干吗?”经过三思刘杰选择了入职。
刘杰的选择,是时下很多一线员工在求职时的选择。他们秉承为了得到一份高工资,即使公司不给其交保险,自己也能接受。
为什么很多求职者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对各种福利这么不在乎呢?
一、只关注眼前利益的短浅思维
其实不是求职者不在乎薪酬福利,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保险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在很多求职者尤其是80后的心里,他们没有长远思维的习惯。总是只关注眼前利益,在选择工作时,总把目光聚焦在工资的数字上,只是这个数字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就选择。
二、环境条件决定
很多操作工、流水线人员等他们所处的公司,大多数都不给其交保险,虽然他们知道这不合理,但大家都是如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自身条件限制
谁都想找一份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但要想拥有这样的工作,相应的就必须具备这份工作背后的技能。
现实中一般的操作工、流水线工、计加工者等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没什么学历、能力,更没有想要改变的决心,解决生计问题是他们主要考虑的事情,所以薪酬中的福利,他们也不在乎,只能发到手的工资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四、当前需求限制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说,人的需求都是由低到高,只有解决了最初、最低的生理需求后,才能考虑安全、社会、尊重等需求。
所以大多数追求高工资的人,他们之所以可以接受没有保险等福利的无理条件,就是因为他们正处在生理需求阶段。
对于求职者的这种选择,从表面看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一些公司低成本招聘员工的方式。大家在选择中各种所需罢了。
但最近网上的一个知识分享会的主题:如何低成本做好员工辞退管理,却间接说明了求职者这样选择的弊端。
我们都知道,国家法律规定,任何企业都应该给员工交社保,但有一些企业总想通过不交员工的社保来降低这种成本管理,所以直接在招聘时采用“周瑜打黄盖”的策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求职者却不知道,正是你这种妥协的选择,却让你的权益受损。
我老家的一位亲戚就是车间操作工,对保险从不在乎,所以在入职时也默认了公司的要求,可当他在工作时意外受伤后,公司各种刁难,最后他还是在采取法律手段后,才保障了自己的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