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在公司工作的几年中,态度热情,能力出众,业务熟悉,同时团队关系也很融洽。于是老板提拔小王,让他负责带领一个小团队。当然薪资也跟着调整了。
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小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是他发现团队里的同事对他说话开始有点阴阳怪气,不像平时那么随便了。
特别是A和B,之前三个人一同进的公司,经常在同一个项目里工作,大家之前的关系非常不错。
可是当他被晋升了之后,A和B对他的态度也若即若离起来。
直到无意中听到了A和B在茶水间的一段对话,他才恍然大悟:
『怎么老板会提拔小王来管我们啊?』
『是啊,论技术,我怎么都比他强吧。』
『对啊,听说工资还涨了一截呢,应该是领导亲戚吧!』
『也可能是会拍老板马屁。就他的水平,凭什么领导我呀……』
为什么有人晋升了,大家却都不开心?
晋升是职场发展迈不过去的挑战。
很多公司从表现优秀的员工中选拔中层管理人员,并把这个策略做为公司职业规划加以应用。
从经验成长、薪资成长的角度来说,这对很多新入职的员工有着清晰的指导和明确的吸引力。渴望获得晋升的员工,就会在工作中努力表现,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绩被关注。
然而同时,这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僧多粥少。
当员工获得晋升,而他的团队却表示出不服从、抵触甚至排斥的状态时,这表示着公司管理至少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做好:
1.职业发展规划的线路太单一,千军万马都想过独木桥。
2.晋升评估体系没有足够透明,无法服众。
3.选拔标准单一,工作能力出色的员工,未必领导能力同样出色。
4.不太注重员工关系管理,特别是情绪化管理不到位。
一个军队里,总有人是将军,总有人是小兵。如果人人都去做将军,那就等于没有将军。可惜大家总是被那句『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给蒙住了眼睛。
能不能做将军,还有句话叫做: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当所有的人都盯着将军的那把椅子看时,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坐了上去,怎么会不让人联想:为什么是他不是我呢?
晋升已成事实,那要怎么办?
那么一旦处在小王这样的境况时,应当如何来改变上面所提到几方面不足呢?
要点就是:提高情绪化管理水平,将大家的关注重心转移。
第一,必须接受当前的现状,对其它同事的感受要能够理解。但是不要陷入任何关于这种感受的讨论之中。
如果小王和A,B去争执这场背后的议论,势必激化矛盾。即使要谈,那么小王必须能够表达出适当的同理心,另外只需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大家都得接受这个现实,晋升决定并非由小王来控制。
第二,和团队一起去讨论你们必须要达成的目标。这关乎从个人、团队、公司到客户所有人的利益。当人们需要考虑除了个人感受之外的其它事情时,他们的情绪会被导向更积极的层面。
沟通交谈的技巧重点在于:避开讨论任何与感受有关的内容,引导听者考虑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同时能够让团队成员注意到你与他们一同工作的喜悦和热情。
第三,帮助团队成员的规划其它职业发展路线。单一的晋升之路,会让人更容易产生竞争压力。去了解你的下属,发现他们的工作动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会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他们对别人晋升时的焦虑。
例如,小王可以在团队里设立技术专家,由技术更强的A来负责,并让他负责架构设计,向更资深的技术方面发展;而在开发流程中培训B做为敏捷开发主管,使他的全局观和与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发挥作用,帮助推进开发进度。
职场不是只有晋升一条单行线
在管理上,永远没有百试百灵的万能药。
上面的建议,对于新晋升的小王来说还有待领会和发挥。我们期待有一天他能够发展出新的工作关系,新的信任关系,成为一名合格的团队主管。
但假如小王这个主管做得并不开心,他要不要继续呆在这个让他别扭的岗位上呢?
我们的回答是:『晋升不是职场的单行道,也不是只升不降的登天梯』
如果真的无法在主管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反而丧失了之前的优点和特质,那么为什么不放弃这个岗位而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工作中呢?
有人顾虑别人的嘲笑,有人担心自己的薪水。但是有一点小王们必须要想到:他们的职场生涯还有多长,是不是只有一个选择。
担心薪水?如果连团队主管都做得很吃力,相信向上提升的空间也几乎不存在了。
担心别人眼光,别人的眼光会使工作结果变好吗?
职业发展的道路需要机遇,但也需要找到最符合自己的道路。晋升不是登天梯,更不是独木桥,看清这一点,才能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