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职场无友谊,却有的人偏偏不信,硬是凭借自己的单纯、善心,想要征服一切,只是当真相浮出水面后,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听话听音,尤其是职场这个场景下,因为彼此的竞争关系与人的自私性,几乎每个人都本能地做着趋利避害的选择。
刘文,一名95后应届毕业生,在一家公司从事销售的工作,刚入职时,被老员工王姐带着,很快就熟悉了公司业务,第一个月就打破了0的突出,开始有了业绩。
试用期3个月很快过去,刘文凭借自己超强的能力,销售业绩一路飙涨,紧随王姐,位居公司排名第二。
刘文知道,自己之所以适应这么快,能取得如此好的业绩,与王姐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她为了感谢王姐,就私下请王姐吃饭。
在吃饭时,刘文听王姐说销售组要调整,因为一名经理的突然离职,而离职原因与公司有一定的原因。这让刘文有点心情不舒服。
在随后的几天里,刘文有点状态欠佳,王姐还是很照顾刘文,让她认真工作,别理会那些传言。只是第二天,因上班迟到,刘文忘记打卡签到被领导扣了300元。
这让刘文更受打击,因为她之所以迟到,是因为王姐让她上班直接先去客户那里,而她还委托王姐给她进行备注。可公司还是这么“绝情”。
事后,王姐在安慰刘文时,无意中透露自己要想离职,因为公司总是克扣业绩提升,管理苛刻,让人看不到希望。同时,表示有另一家公司想挖她去做销售经理。
王姐的这一建议,立马得到了刘文的响应,她在一气之下,很高效地向领导递交了辞职,想与王姐一起另谋高就。
在辞职后,刘文按她与王姐的计划,先在家待了3天,准备了重新应聘的资料。当她想问问王姐事情进行得如何时,却意外从另一个同事那里得知,王姐不得没辞职,而且还被提拔为销售公司。
刘文当即就愣了!这才感觉自己被人给骗了。原来,公司一直有提拔年轻人的打算,而刘文业绩突出,又踏实肯干,就被公司老板给“相中”了,作为种子选手在考察。
王姐得知这一消息,心里很是不平衡,于是就有了她后来的一系列操作。
职场的本质就是竞争,只是因为有时大家会乱花迷人眼,在片面的“同事情”感动下,忘记了背后的“敌对”关系,把同事情当成友谊来相处,从而影响自己在选择上的标准。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学会适应职场生活是第一要务,只是在适应过程中,不但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在积极地全面撒网,不能让自己拘泥于小团队的思维里,失去了对有效信息的了解,从而导致自己做出错误的抉择。
这就要求职场新人要在空白期做到以下3个方面。
1、不管何时何地,都要谨遵公司的规章制度
要想尽快适应公司生活,公司的规章制度是第一个要遵守的,这是基本的基本,所以迟到早退是必须严格按绩效考核来执行。
2、适应期,学习是关键,但信用不可弃
新人期,虽然学习、了解是要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形成自己人设,影响力、社交的关键期,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单纯地锁定在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