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金九银十求职季,如何找到一家好的公司,实现跳槽薪资翻倍是每位打工人的愿望。
但求职市场鱼龙混杂,什么样的公司都有,一不小心跳到了坑,不仅升职加薪的梦想没能实现,还可能要被这些不靠谱的公司耽误了良好的就业时机,影响事业前途,严重者甚至还会被骗财。
因此,求职时辨别一家公司有没有猫腻、靠不靠谱很重要。
但现在不少公司都越来越会包装了,不仅公司名起得牛bi哄哄看起来有国际味儿,办公环境也越来越高大上,坐拥甲级写字楼美景,让求职者一看巴不得第二天就去上班。可这些公司该坑你还是会坑你,近两年来新闻上爆出的有问题公司,很多就是位于CBD写字楼上的。
所以,现在找工作要辨别一家公司靠谱不靠谱,比以前难度更高了,仅仅看企业信用、办公地址是远远不够的了。不过,我们还是有不少方法,可以筛选出一些有古怪的公司的。
方法一:分析盈利模式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方法,当我们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时,可以先看看他们公司的业务介绍,商业模式,从而了解他们大概的收入来源。
一家企业的收入来源大概分为几种: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以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如果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这些,那这家公司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性公司,比如一些支持“消费全返”的公司。
小编刚毕业前两年就面试过一家这样的公司,我当时特地问了面试官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面试官介绍说,假如有消费者在某4S店上看到了一辆车想买,可以通过在他们平台上全款支付,然后5年后,平台就可以固定每期返还钱给该消费者,直至这辆车的钱全部返还为止,而且这辆车还是属于该消费者的。
当时那家公司,不仅买车可以支持“消费全返”、还有教育、医疗、购房等都可以通过他们平台消费,然后几年后全额返还。
小编当时还没听完那面试官的介绍,心底就意识到,这不对劲啊,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买东西不用钱那岂不是全世界都跑这来买了。那整个消费环节,究竟谁替那消费者出买车的钱。难道是4S店免费送车,又或是这家公司喜欢做善事出钱给别人买车,这怎么可能呢?
当时心里这么想了一遍后,小编果断判定这家公司不靠谱,一定是诈骗型的公司,所以表面上找个说辞赶紧跑了。
果不其然,几年后那家公司便被当地警方打掉了,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诈骗公司。
所以,判定一家公司的盈利模式合理不合理,只需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看它符合不符合符合“能量守恒定律”,金钱在流动过程中,有人持款增加了,那便有人持款减少才对,如果一家公司的盈利闭环不符合这个定律,那便是有人在空手套白狼。毕竟,天下怎么会有掉馅饼的事呢~
方法二:分析岗位职责与招聘要求是否相符
判定岗位职责与招聘要求是否一致也很关键,有的公司写的是招聘经理级人物,但要求却普普通通,基本是个人都能干的那就不靠谱。
还有的岗位职责模糊不清,把几个岗位的职责写在一起,这种公司要么是想压榨劳动力,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要么就是公司管理混乱,人事部门不专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员工。
小编舍友就碰过一家这个的公司,她简历上的求职目标写的是文案策划,但有家招推广运营岗的公司却找了她。
舍友很好奇,跟对方解释说自己不适合,不是做推广的,是做文案策划工作的。但对方偏偏说她很适合,舍友问她怎么个适合法,对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他们公司的推广运营岗也有文案撰写方面的工作内容。
这类型的公司,就是典型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连岗位职责都划分不清楚,很大概率该公司是还没步入正轨的。一个未步入正轨的公司,你入职了也是跟着风雨飘摇,收入无法稳定。
方法三:看公司整体平均工资
找工作时,不要只看自己所应聘的职位薪水如何,也要看公司发布的其他岗位的薪资水平如何。
如果一家公司发布的所有岗位,薪资水平都一般般,那这家公司就不值得去。因为这种公司要么意味着,老板赚了钱舍不得与员工分享;要么意味着这家公司发展前景一般,不需要什么高级人才,所有岗位都只需要普普通通的人就能做了。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你进去那学不到什么东西,得不到什么成长进步的机会。
至于如何判断是前者还是后者,看招聘要求就知道了。若是高要求低薪资,便是属于压榨劳动力性质的前者,若是要求普通,那就是后者了。当然,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你在这都赚不了钱。
方法四:看面试通过后的入职offer专不专业
有道是入职offer发放专业的,虽未必是好公司,但不专业的一定不是好公司。一般来说,一份专业的入职offer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报到时间、地址;报到岗位
(2)日常上下班时间
(3)试用期薪资、转正薪资、薪资的组成部分
(4)试用期期限
(5)福利待遇
(6)其他信息
如果上述信息不齐全,那入职后一定有不少坑等着你。尽管有些人事会告诉你:“就算offer上没有写到这些也没关系呀,我们已经根据面试官跟你谈好的条件做好登记了,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