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这么多年,碰到很多事。
也经常碰到一些同事好心办坏事,让人无奈。
有的朋友说:“职场无朋友,都是勾心斗角。”
有些人却认为:“是你不够真心,当然不能换来真心的朋友。”
孰是孰非?职场中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做个善良的人呢?
—1—
善有善报
每个公司都分为多个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忙的时候。
前台的电脑崩溃了,会来找市场部的人重装系统。
市场部领导大手一挥,小董去吧。
小董心理很郁闷。
他上周去前台找行政明莎姐领一根中性笔,明莎不但没给好脸色,笔也没给。
还说:“就你们市场部浪费,每个月你们领的笔最多。”
这次换前台行政求他们。
你说小董会给她们好好修电脑吗?
小董心里虽然郁闷,但还是很有职业操守。
很快就把电脑系统装好了,连怎么清理垃圾,优化系统也给前台几个人都讲了。
这时,负责人明莎过来,递给小董一支笔,并向他道歉。
原来上一次是因为市场部搞活动没管控好,造成了行政物资很大的浪费。
老板刚把行政负责人明莎狠批了一顿,正好碰到小董又来领笔,这才造成了误会。
明莎向小董道歉,小董也理解明莎的难处,他们的关系因为互相帮忙从疏远到更近一层。
从此以后,小董经常去帮前台修电脑,需要前台配合的工作也很顺利的完成。
职场如战场,但还是善有善报的。
—2—
知己知彼
这些年,我在市场部工作的时间比较多。
市场部总是要搞很多的活动,需要产品、后勤、行政等部门配合。
各部门都说愿意配合,但实际情况不乐观。
刚开始,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做不到位我就去找领导,以势压人。
效果差强人意。
勉强的做了,没有好脸色,活动的执行是灵活多变的,总有突发事件需要补上。但勉强做好提前安排的工作之后,没有谁会去自觉补位。
于是我痛定思痛,改变策略。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霍尔巴赫说过:“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
于是,我研究了每个部门的考核方案,找出关键KPI指标。每次活动前,我都会想搞这个活动能帮他们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指标,给部门负责人一个很有诱惑的理由。
思维决定行为。
道理讲明白,好处说清楚,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整个企业的资源整合、各部门组织协调都非常顺利。
那么,最大的受益人是谁呢?
自然是我。
我因为工作出色,连升三级,待遇涨幅当然不必说。
职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3—
一鸣惊人
我一再的说:职场如战场,不是让你与人为敌,是让你明白,职场是你奋斗的地方,绝不能懈怠。
像第一篇中小董领笔受了委屈,他忍了,这是有容人之量。
前台有求于他,他不但帮忙,而且尽全力帮了,这是有大局观。
《论语·卫灵公》里讲:“小不忍则乱大谋。”
职场中,就是要忍得了小委屈,不是让你委曲求全,而是为了一鸣惊人。
小董和前台关系非常好,经常互相帮忙,领导觉得他有协调组织能力,就经常派他去其他部门对接事情。
久而久之,小董的人脉资源是市场部最广的,其他人谈不拢的事情,小董去就能搞定。
领导对小董刮目相看。
在一次给大老板的工作汇报中,领导安排小董负责汇报其中的一个业务模块。
小董明白,机会来了。
小董深入研究了这个模块各个岗位的工作进度,了解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每天都请市场部的骨干聊天喝茶,了解了很多公司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
报告做好之后虚心请教领导,反复修改,不断练习演讲。
工作汇报非常成功,小董获得大老板的高度认可。
在年底的干部培养名单中,大老板加上了小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