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如何量身定做一个可行性计划

添加时间:2021-02-19 17:59:43
浏览次数: 0

  有人说这就是订计划,喊口号,其实这不是计划,它只是一个愿望。那什么是计划呢?计划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制订的路径规划。

  例如,我们想在年底前参加一次马拉松,这就要求你必须要有跑马拉松的经验。一步步倒推,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些体能。于是你就明白,要想参加马拉松就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锻炼计划,即在未来一年里每天跑步10公里,并配以健康饮食。

  我们可以以实例来进行计划的拆解。上例中马拉松是目标,跑步、体能训练,健康饮食等事项,其实都是为了达成马拉松这个目标而做的行动。只有目标和规划相结合时,才能形成我们所说的计划。

  那如何给自己制订一份可行性的计划呢?通常情况下一般需要四步骤。

  第一步设定合理目标

  曾经有一家专业机构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一组任务,都是步行十公里到达一个村庄。分三个小组来进行实验。

  第一组人不知道目标多远,只是盲目跟着向导,刚走了2公里就喊累,走过一半时,大多数人就开始情绪低落,很多人甚至不愿再继续前行。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称和路段,所以他们凭借经验,估计时间与距离。结果很多人都走了一半,当大多数人走到五分之四的路时,苦不堪言,很多放弃了。

  第三组人,不仅知道路程、村庄名称,而且每一公里给公路设立一个里程碑。所以这个小组的人,不仅走得轻松,而且很快就到过了目的地。

  这三组任务相同,但表现与完成的结果却千差万别别,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第一组目标不清晰,第二组目标没量化;第三组做了目标管理。成功学大师德鲁克在目标管理里就提出了一个SMART原则。我们可以借助SMART原则主动把愿景塑造成清晰、具体、可实现的目标。

  第二步拆解长远目标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法过于长远,笼统,就无法落到实处。一般地,一个愿景都是3—10年的时间,要想把愿景转变为现实,就必须将其拆解为一个个短时间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公式思维与资源能力层就是两种拆解目标的好方法。

  公式思维

  对于可以量化的目标,我们通常使用“公式思维”来进行拆解。具体就是:先把目标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思考它由哪些部分组成,通过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来得出公式。

  例:你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你可以得到公式:年收入=月收入*12

  于是,你的目标就由一年赚100万被拆解为每个月赚(100/12)万。

  从资源能力层来看

  其主要是对于难以量化的目标,我们可以利用资源能力层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互联网运营张亮就说过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你的职场目标是在45岁前当一家公司的CEO,那以3—5年为单位,你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计划。

  第一阶段22岁入行25岁当项目经理‘;第二人阶段28岁做小主管;第三阶段,35岁成为部门主管或副总监。45岁成为CEO。

  第三步明确关键结果

  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与愿景之间的应对关系后,我们就需要了解自身的真正需求。这时,如果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价值取舍标准,知道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学习什么知识,积累什么能力。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面对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二八法则,把自己80%的精力放到关键结果上,20%的精力让我到技术上。

  1979年,英特尔公司陷入困境,它开发的微处理器8086正在迅速被取代。为了生存,为了不被淘汰,英特注使用OKR进行目标管理,以“要事第一”的思路,间8086成为性能最好的16位微处理系列。

  第四步制订任务计划

  当我们要完成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时,我们就会先把这个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列表,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实现自己的计划。

  把一个任务成分两个任务,一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正向分法: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你知道做一件事情的先后步骤。

  二、逆向倒推:面对目标,无法通过时间来正向分解,就可以采用逆向倒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