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闺蜜离开了她工作了6年的工作岗位,我们畅聊,她说,领导平均每隔半年都给她画一次大饼,但事过两年,没有任何兑现,所以果断离职走人!
正如闺蜜所言,画饼充饥一时尚可,长期画饼就是耍流氓没分寸!空有理论没有实际,员工再想坚持也会因领导的个人魅力缺失、信用缺失而坚持不下去。
前段时间听了一次非物质奖励的讲座,现场跟HR同行交流,大家异口同声:我们老板特别喜欢这种不花钱多办事的方法。这是典型的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追本溯源,从激励的“强化理论”出发,涉及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我们通过两个“甜蜜的故事”,把员工激励这件事情说清楚,避免画大饼充饥。
很多企业的HR抱怨,一方面说老板嘴上说着要激励员工,另外一方面却没有拿出实际行动,长期画饼充饥,员工走了一批又一批。与之相对,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员工激励”就是涨工资,这未免就会有些狭隘。
员工激烈到底应该怎么做?
01
员工激励的核心在于兑现
有些企业的老板也包括HR热衷于给员工画饼却从未“买过面”,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非物质激励,核心就在于兑现——这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明白的道理,他们宁愿服从一个残酷的游戏规则,也不愿意自欺欺人活在童话世界里。
员工激励的核心在于兑现,其中“兑现主体”、“兑现内容”和“兑现周期”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要最后成为了那个段子,员工问自己的奖金什么时候兑现,老板说等扣你钱的那一天……
02
负激励是“社畜”们的工作常态
有这样一个案例: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时,有一次处理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B的学生A。他只给了A 三颗糖。第一块,奖励A按时来到这里,并为自己迟到道歉。A诧异。第二块,在陶行知先生让他住手的时候住手了,奖励A懂得尊重陶行知先生。第三块,奖励A见义勇为(A砸B,是因为B不遵守游戏规则,并且欺负女同学)。事后,孩子流着泪后悔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原本以为要受到惩罚的学生,却通过陶校长的正激励在回顾过程的过程中引导当事人自行对结果进行反思,润物无声。
以上为正激励,但也有负激励。
负激励的核心是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
其实很多员工,大家自嘲为“社畜”,就是发现自己每天努力的工作就是为了不扣钱——当一个企业的激励方式被员工以这样的方式理解和呈现时,那员工就已经开始军心涣散了。
优秀的激励方式,既不是单一奖励,更不是单一惩罚;而是有奖也有罚,员工不是单纯怕罚,而是对永远也没有挣钱的机会感到绝望?那样的话您的员工不仅会摸鱼,还有可能带着核心价值远走高飞。有奖也有罚、奖的永远比罚的多,积极给员工创造挣钱的机会,才是我们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关键。
03
自然消退下员工正在消磨的进取心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住在一楼,一群孩子每天都来到窗外打闹嬉戏,因为老人一个人又不好说什么,如果严加指责恐怕孩子们会变本加厉。经过仔细考虑后,老人将孩子们叫到了一起,“孩子们,爷爷年纪大了,也一个人,你们每天来我窗前玩儿,热热闹闹的——让我感觉不那么孤单。为了表示感谢,我每天每人给你们10元钱,表示感谢。”一周过去了,老人对孩子们说“孩子们,爷爷手头也不太宽裕,现在每人每天只能给你们5元钱了……”孩子们一定钱少了,都觉得自己吃了亏,于是也就不再来老人家门口玩儿了。
原本可能升级为冲突的矛盾,被老爷爷用“自然消退”的方法,在“强化减弱”的过程中化为无形。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员工激励的深层次意义是发现有潜质的员工,如果我们的HR或者企业管理人员只是盯着KPI,忽视了员工一般性的创新工作行为或者工作成果,时间久了员工也就不再去说、去做,简单看消磨的是员工的进取心,仔细思考是我们亲手把有想法的员工拒之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