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职场上,竞争力的强弱无疑是手中最有力的武器,那么什么样的竞争力才是核心竞争力?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才能打聘成功?
求职有很多因素,其中两个关键点必须明确。
关键点一:做钻头、不能做钉子
案例1:Andrew的妻子到北京工作后,Andrew 也需要离开工作了将近10年的银行,从外地来北京与妻子共建新的家园。于是他找到宏威,希望帮助他找到金融方面的工作,最好还是在熟悉的银行。由于条件优越,竞争力强,简历打出去后,立刻有几个猎头像捕捉到香美的猎物,闻风而上。有一天居然拿到5个年薪20万以上的职位,很快选中了一家有名的银行职位,大家皆大欢喜。
这件事改变了我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一度曾想到以死来唤醒社会的良知证明自己的清白…
分析:
职场上需要的是人品、智慧、才干和能力。这是求职者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素质和职业素养。如:忠诚度、知识面、专业技能、智能水平、工作经验、工作主动性、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一个人才。
衡量一个职位主要有三个核心要素,即:专业技能( Professional Skill )、工作成就和业绩(achievements)、工作经验(working experience),这是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获得成功,而对应聘者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要求。
人才:就是在某一领域中技能、才华出众的人物,这就是具备优势的求职者,有很强的竞争力。
复合性人才:除具备本专业以外的技能之外,还具备其他技能,如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管理等等。职场上最需要复合性人才,这些人在求职的时候,身上的技能就是对着某个职位,钻研很深,如同有个钻头,有了心仪的职位,对着职位一开电机,钻头就会把职位的大门打开,就像一把金钥匙。而且,很多时候根本不用求职,而是“职求”,是职位在求他、猎头们在挖他,成为?手香饽饽。
复合性人才不是样样通,样样松,而且,恰恰相反,求职最忌讳的就是样样通,样样松,看上去多才多艺,但是没有个一个钻头,都是钉子,东打一个眼,西扎一个坑,哪个都没有钻透,很多职位都可以应聘,却哪个都拿不到。而且,还容易心态不好,觉得自己多才多艺,一般的工作看不上眼,结果低不成、高不就,总是与企业不能谐振。
关键点二:不同年龄的不同侧重点
案例2:
Mark是个30岁的帅哥,潇洒帅气,喜欢唱歌,但是,小的时候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大学学了电子专业,可是一心想当歌手,在家乡没有机会,跑到北京来寻找歌舞团,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职业顾问告诉他,兴趣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因素,因为你已经超过了歌手这个职位所要求的年龄,而且没有专业训练,所以,爱好不等于竞争力,要在北京站住脚,你的专业才是突破口。
分析:
选择职业和应聘职位都与年龄密切相关,无论是在选择和应聘上,不同年龄的人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首先是选择职业:与职业相关的因素有多个,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性格,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我们选择职业的首要出发点应该是考虑自己的兴趣。即使天赋和兴趣发生冲突时,建议你依然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行业;第二个是兴趣,兴趣对人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兴趣自然是职业选择应考虚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个是能力,这是一个人能否进入职业的先决条件,是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主观条件。
职场竞争的激烈有的时候要求你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必须按照不同时期,这三者的排列顺序不同。比如,20多岁大学刚刚毕业,可以把兴趣放在首位,因为做自己有兴趣的职业,更容易出成果。而30多岁时,再去只谈兴趣,而丢掉10年左右的经验去转行,就显得不太理智。这个时候,能力应该放在首位,如果你对自己已经有了经验的岗位没有兴趣,也要通过对技术的钻研而培养兴趣。如果到40多岁,才想起兴趣问题,再去丢掉多年的积累,那就为时过晚,不太现实。
再说应聘职位: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除了与职位的各方面要求外,在选择人选的时候,对不同年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你在应聘时突出的重点必须与企业的要求一致,应聘职业都与自己的年龄阶段相匹配,比如:大学刚毕业,企业要求的是应聘者综合素质好、专业对口,这个时候应聘时要突出自己的在加盟该企业后如何敬业、搞好团队关系、自己专业学习如何成绩优秀等;30多岁的应聘者要突出自己在该职位所具备的工作经验和业绩,而且要用实例和数据说话,用能力作为有力的竞争武器,才能取胜;而40岁以后的应聘者不但要突出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业绩,还要拿出点“绝活”,这样,才会有竞争力,而这些,就是要求自己在工作后多年的积累。
这两个关键点,是职业求职成功、发展成功的重要环节,有了钻头一般的能力,心仪职位的重重阻力都能给钻开,而自己在不同年龄的不同选择,可以帮助自己理智地把握机遇,创造未来。远望高山,近思曲径,把远大的理想和职场的现实结合起来,把上述两点与职位重合,就会很快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人岗匹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