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八部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的出台对甲醇汽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使甲醇汽车可以直接合法地进入汽车市场与其它燃料汽车同台竞争。
对汽车产业来说,甲醇汽车会给汽车产业带来哪些机遇?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甲醇到底有哪些特点。第一,甲醇非石油燃料,生产甲醇的原料主要是煤炭、焦炉气和天然气等,同时甲醇还可以用二氧化碳进行生产。因此,发展甲醇有利于缓解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压力。第二,我国煤炭资源中将近40%的高硫煤炭等劣质煤炭无法在工业上应用,发展甲醇有利于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同时也保障了自身能源安全。第三,甲醇是单碳燃料,燃烧清洁,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所以,发展甲醇有利于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和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此外,由于甲醇资源有保障且生产技术成熟,其与现有汽柴油存在较大价格差,经济效益明显。因此,在工信部2012年组织的甲醇汽车试点中,不仅针对乘用车,也对轻型、多用途(MPV)、重型卡车等各类车型进行了相关试点。结果证明,已经开发的甲醇汽车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运行要求。
因此,对车企来说,应抓住甲醇汽车发展机遇,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好营运性车辆的甲醇使用
《意见》第十三条提出,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使用甲醇汽车;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市政车辆、专线物流运输等领域使用甲醇商用车。
以上两个“鼓励”为甲醇汽车的发展指出了重要方向和机遇。甲醇与汽柴油有价差,营运车辆会从中获得应有的实惠。据贵州出租车驾驶员反映,与汽油车相比,甲醇汽车大约可以减少20%至30%的燃料费用。
减少营运费用,实际上就是盈利。比如,出租车加满一箱甲醇可以行驶300公里以上,没有行驶里程担忧,不受季节变化影响。而且,甲醇车的动力性与汽油车相近,不存在加速不及时等情况。
而市政车辆和专线运输车辆的运行特点,有利于甲醇加注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之初,甲醇加注站的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其中,在公务车、市政车辆和专线车辆中使用甲醇对甲醇加注站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两个“鼓励”中提及的车辆类型应是未来发展甲醇汽车首选发展方向。
积极发展商用车和专线物流车
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任务都由商用车和专线物流车承担。据统计,早在2017年,我国陆路运输在总物流量中占比超过70%。这些车辆排量大、工作时间长、消耗燃料多,因此采用甲醇燃料车后运输费用的减少幅度也将更大、更直接。
另外,目前我国的物流车主要采用柴油车,针对这些重型柴油车的尾气治理主要采用后处理方法,即采用尿素来还原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以及通过微粒过滤器(DPF)来减少颗粒物(PM)的排放。
从技术角度看,这些后处理装置如能按照正确规范使用,排放的尾气就很干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尾气的控制效果往往不理想。据环保部门介绍,在雾霾的形成过程中,“氨”成分对雾霾的二次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重型柴油车过量喷尿素对环境影响很大,但不喷尿素则将使发动机尾气中NOx的量增加44倍,即使发动机装有废气再循环装置(EGR),尾气中NOx的量也将增加13倍。
甲醇重型车则不存在上述问题。根据检测结果,满足国V排放的柴油车是不需要尿素的。如果加上DPF,则可使发动机颗粒物减少到国VI排放限值的30%至40%。可以看出,甲醇重型商用车在减排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另外,考虑到柴油和甲醇的差价以及不使用尿素等因素,重型车采用甲醇柴油组合燃烧技术后,其燃料费用可以减少20%以上。
由于重型商用车经常需要跨省和跨区域运行,在试点期间曾受到一定限制,《意见》的颁布为重型商用车的全国范围应用铺平了道路。商用车不同于私家车,一般定点定线输运较多,便于甲醇加注站的建设。同时,在矿山、港口类地区,柴油车的使用非常集中。因此,积极发展甲醇重型商用车是相关车企重大机遇。
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意见》第五条指出,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动力汽车和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
近十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数年占据全球产量50%以上。随着电动车的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充电站等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但是,受到电池能量密度、充电时间等技术限制,电动车还存在一定的“里程和充电焦虑”,与内燃发动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增程器发展,恰好为解决上述困局形成了良好解决方案。甲醇燃料的燃烧清洁性与电动车相结合形成的内燃机电气化,为电动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动力能源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而《意见》的颁布则为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我国,甲醇汽车的发展是完全自主的,积极发展甲醇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实现从购买产品到建立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燃料,甲醇是我国能源多元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甲醇汽车则是缓解能源安全压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举措。(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