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马集团在成都拿到了网约车牌照并正式上线,成为了第一家在中国拿到网约车牌照的外资企业。而传统车企进军网约车市场,宝马并不是唯一的一家。
宝马打车”成都上线
12月14日,宝马网约车业务在成都正式上线。据了解,此次第一批共上线了200辆配备专职司机的宝马5系商务轿车。
记者在成都当地用宝马及时出行APP体验叫车,大概30秒内就有车响应,但是价格非常昂贵。以15公里左右的路程为例,成都普通出租车价格为40-50元,其它平台的豪华级网约车需要180元左右,而宝马高端网约车则需要300多元。
宝马出行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潘鼎乔:宝马网约车的目标用户并不是每天需要通勤的上班族,而是专注于有个性化需求的高端市场。在中国,很多客户愿意体验高端的服务,如果是好的服务,人们愿意为它付费。
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交易规模就已超世界其他各国总和。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1倍。
到2030年,美国、欧洲、中国出行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达1.4万亿美元,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22%的收入和30%的利润。
如此庞大的市场容量,作为出行载体的汽车制造商自然不会放弃。
除了宝马之外,作为车企风向标的BBA(奔驰宝马奥迪)另外两家也在此前宣布,将由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未来汽车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企业也不甘落后,上汽集团、北汽、长城、吉利等纷纷推出旗下出行服务。尤其是吉利集团,已经投入20亿,重金打造旗下的曹操专车。
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无论是网约车、出租车、分时租赁、共享汽车,还是长租短租,所有个人出行解决方案都是以汽车为载体的。如果要掌握它的需求,一定要去探索出行产业。
今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整体遇冷,全年销量预计将出现近30年来的首度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纷纷进军网约车市场耐人寻味,只是为了拯救销量吗?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不同品牌的4S店,了解到今年的销售情况的确不太乐观。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销量下滑仅仅是车企进军出行服务的催化剂,未来消费模式的转变才是关键。(来源: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