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进医保就消失 走偏的医政管理指标会要命
添加时间:2018-09-20 16:46:54
浏览次数:
0
这些天,“药占比”这个医政管理指标突然堵住了不少人的心窝。因为,人们盼望许久才进入医保的救命药,因为遭遇“药占比”的考核挤压,居然自行消失,让许多等着药品救命的患者和家属倍感煎熬。据报道,治疗多发硬化症的新药倍泰龙虽然在去年进入了医保目录,但因其价格昂贵,医院顾忌“药占比”的考核,纷纷选择了放弃此药,导致患者寻药无门。
这个“药占比”是何方神圣,能够在患者的需要面前,竖起一道厚厚的高墙?其实这就是一个医疗管理的监测指标,其含义是计算医疗机构每100元医疗花费中,药品花费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这个指标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透过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反应一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以及部分医疗质量。因为现代医学所包含的医疗行为肯定不能只局限于药上面,如果一个医疗机构过于依赖药品,其背后一定存在手术数量较少,其他的诊疗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行为,相对而言,其整体的医疗水平可能不会太高。
但在我们国家,由于以药养医制度的存在,医院的利润比较依赖于用药,造成了很多医疗机构对于医生用药管理不是非常到位,用药过多成为医政管理中的严重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药占比作为一个考核指标,规范用药过多的情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事实上,通过拉紧药占比这根绳子,我们国家用药过滥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药品市场份额中国占20%,这与我国人口也占全球20%大体一致,由于药品全球流通,各国药品价格趋于一致,所以,用药多的情况在我国确实已经得到了控制。
但是,尽管这样,我们国家的药占比的数据依然高于平均水平,这里面存在统计口径的问题,我国的药占比主要是药品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而很多国家的药占比是药品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也就是说,人家的分母比较大。我们国家医生的劳动定价过低,也是药占比数字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强调药占比,确实有些与临床工作脱节。为了这个数据好看,有的地方拼命多开检查费,有的地方就拼命减少高价药,一些救命药进得了医保却进不了医院的情况就发生了。
出现这个情况还有一个因素是,医政部门对于每家医院可以购买的药品品种也有要求,所谓的大医院也只能购买1200种药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应用于特殊疾病的药品,因为流通性差,库存成本高,因此,也难进入医药的购买目录。
这就决定了一些特殊疾病的救命药要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医生受药占比的考核,不愿意给这样的病人开药,一张处方8000多元,看一天病人也不一定能把药占比压到医政部门要求的30%。而医院层面又不把这类药列入常备目录,医生即使想用,也没得用。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医生越不用,医院越不可能备,医院不购备,医生也就更不用了。
所以,药占比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目前像洪水猛兽一般存在,还是因为把它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约束医生用药,这本身不错,但顾忌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对一些特殊的疾病和特殊的专业,设置特殊的考核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智慧。比如把这些特殊疾病的药物单独核算,或者不纳入医院药房的总体目录,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上的灵活,具体实施起来,就可能让良好的制度成为冰冷的杀手。(来源: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