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给你加薪的人,永远都不是你的老板

添加时间:2018-07-25 09:51:18
浏览次数: 0
不论是实习生还是职场新人,我们都面临着职场晋升的问题。实习生无非就是能否转正,而职场人则是能否升职、加薪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的确定权真的完全捏在你老板的手里吗?我们能不能决定自己的职场道路?

以上问题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文章里找到答案!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彼得原理。它的核心思想是:

每个人都将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

听上去有些拗口。举例来说,一位称职的大学教授被提升为校长之后可能无法胜任;一名部门经理被提拔成总监后可能无所作为。当然,有些人被提拔后依然能够胜任,但从大环境来看,整体都是趋向于「不胜任」的。

实际上,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职场上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

公司越庞大,效率越底下。

无论是世界 500 强,还是明星互联网公司,抑或是政府单位机关,一旦人员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工作效率就会大幅下降。汇报层级增多,决策速度下降,过去执行一个工作只需要一周时间,如今可能一个月都开动不了。公司越大,闲人越多,这就是广泛存在的「大公司通病」。

它的本质原因,就是「不胜任阶层」的存在。

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会怎么样呢?80 分的人雇佣 70 分的人,70 分的人雇佣 50 分的人,平庸的人不断出人头地,最后整个组织的发展近乎停滞。

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个在大多数人心中普遍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总觉得自己的老板没有什么能力,但他却能够担任那个位置?是不是他真的有什么深藏不露的本领?

答案是,很可能他就是没什么本事。

他之所以能够担任那个位置,是因为他的老板同样平庸。平庸的人不会去找一个比自己聪明的手下,于是一路平庸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收到诸如“我的老板什么都不愿意教”,“我的老板只会推卸责任”等抱怨的时候,我的回复都只有四个字:

赶紧离开。

遇到这样的老板,你只需要看看他上面是什么样的人,他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知道这个地方值不值得继续待下去。

而由此能引发出一条职场晋升的重要策略,滞后性晋升。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次跃升,都会让自己处于一个「还能继续上升」的有利位置,而不是吃力地爬到某个高点就觉得终于到了顶点。

这和田忌赛马的思路很像。

滞后性晋升是一种错位匹配的战术。它不同于以往我们认为的「能力与岗位互相匹配」,而是用更高要求的能力去覆盖低级的要求,从而避免「不可胜任性」的出现,同时激发自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那么随之而来就会产生第二个问题,如何在既定层次下培养更高层次的能力?或者换句话说,在 70 分层级的自己,如何去培养 100 分的能力?

思维的局限性。

当我的思维局限在「沿街一层」时,自然不会想到去看头上的步行道。潜意识里我的感知只有前后左右的二维平面,并没有想到具备高低维度的三维空间。继续这么找下去,我一辈子也找不到那家餐厅,因为它根本就不在我的平面上。

同理,在个人成长中经常会遇到瓶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需要提升的能力根本就不在你现在的领域中。

比如一个程序员,写代码再厉害也很难成为 CTO。因为 CTO 要求的不仅是牛逼的编程能力,更需要强大的团队管理和项目把控能力。一味强化自己的编程技能,再牛逼最后也只能做一个厉害的技术员。

再比如一个咨询顾问,即使 1 小时的咨询费用高达 2 万也很难将自己做成一门大生意。因为依靠智力输出的「商品」很难量产化。一个咨询顾问一天不吃不喝不睡工作 24 小时,也只有 48 万的收入,价值天花板显而易见。这不是一个「脑力价值多少」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市场规模价值多少」的商业问题。

我一直鼓励大家把眼界放宽,尝试从其他领域的角度去看待现在面临的问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一种思维升级。

例如最近大火的pubg,将游戏的玩法嫁接到商业竞争上来做类比,就是一个典型的零和博弈。

pubg的规则,是玩家通过击杀其他玩家来获得更优质的装备,最终只可能有一人存活下来。在这种机制下不可能存在 win-win 的共赢情况。不断缩小的毒圈就是市场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

比如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就真的不用去了解市场,了解媒体,了解销售了吗?

未必。我自己工作这些年,越来越觉得在「市场传播」这个领域,品牌,媒介和渠道的知识互相交叉,泾渭也不再分明。

一场成功的公关活动,既要懂得营造话题,引导舆论,也要懂得分析数据,增益销售,还要懂得控制成本,计算回报。

在同一领域内,尽可能将 360 度角落里的知识都涉猎到。不必精通,但必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全局思维。「在其位,谋其事」的时代早已过去,未来是复合型人才的时代。

最后一点分享,是从比你层次高的人身上学习。这是提升思考维度最快的途径。如何去做?很简单,从他们提出的问题开始研究。

比如当你信心满满拿着一份方案去找老板过的时候,被对方丢回来反问:

你凭什么认为这么做是对的?
这是最佳方案吗?
你有没有考虑过不成功的风险?

这些问题背后的用意,是让你做事不要凭空拍脑袋,考虑周全,做好预防措施和善后计划。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在挑刺或找茬。任何问题丢过来,反思一下问题背后的问题,了解为什么会提出这种问题,也就知道了对方思考的高度。都说问问题是最好体现一个人水平的方式。既然这样,那么就逆向思考,顺着问题往上找原因。

说了这么多,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去跟老板提升职加薪?

我的答案不是如何提,而是谁可以。

能给你加薪的人不是你老板,而是你自己。用正确的策略配合优秀的能力,才能让议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