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闪辞”的背后究竟谁该反省?

添加时间:2018-02-28 09:54:05
浏览次数: 0
辞职前没有任何先兆,突然就找你来说要辞职,打得HR措手不及。据相关人才调研数据显示,人才违约率和“闪辞”率逐年上涨,已越来越成为困扰用人单位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相关人力资源论坛中有的HR称自己公司的试用期员工流失率超过50%,甚至有些新员工上完一个月,拿到工资就走人了。较高的试用期离职率不仅打乱了人力资源部门正常的工作节奏,而且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员置换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管理试用期员工,降低试用期员离职率已经被越来越多地企业HR管理者所关注。

一、“闪辞”背后的真实内幕是什么呢?
出现闪辞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如: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太大、难以融入公司的团队、不适应企业文化、看不到企业发展前景等等。新员工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时往往面临着很多压力,在与新工作、新团队的磨合中往往会感觉身心疲倦、工作枯燥无味、与同事相处的不融洽,上司的对自己过于挑剔等等,一旦做的不顺心就容易轻言放弃。通过分析,好猎头认为容易造成试用期员工的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对新员工工作安排不合理。
很多公司对新员工工作安排不合理,没有明确的岗位编制和工作职责,员工入职后工作都是临时安排,造成员工不知做什么,感觉工作无聊,没有意思,尤其是对于急切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员工,这样就会导致员工萌生退意;与此同时对于新的工作,无论是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还是工作习惯都与原来的单位有所不同,新员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磨合并调整自己原有的工作习惯。这段调整期对新员工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如果能顺利渡过便进入了工作的稳定期,反之则会选择中途退出。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太大。
许多企业设置了差异化的试用期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且尽量延长试用期。巨大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员工离职,而且这种离职往往是公司管理者无法认识到的,因为这类员工在离职的时候,离职表上的离职原因一栏,可能只有简单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等借口,却不会说明他们心理的不满。所以,公司在招聘时,应向应聘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包括工作的内容、环境、政策及管理者风格等,提出公司真实的期望,做出真实且可以实现的承诺,从而避免员工对公司抱有太过于不切实际的期望。

3.新员工难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新入职员工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希望得到同事和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友好热情的同事,宽容体贴的领导,顺畅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新员工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融入新团队,如果同事之间人际关系冷漠、复杂,领导挑剔尖刻,会让新员工感到孤立,此时,如果公司没有及时处理,如果公司没有及时处理,沟通原因,很容易造成新员工不理解。

二、如何有效减少员工“闪辞”
影响新员工离职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有很多因素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是可控的,即通过组织或经营者努力尽可能改变员工离职的想法或者从源头上减少员工试用期提出离职的机率。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做好试用期管理,加强试用期员工的引导和保留,从而有效地降低新员工的流失率,减少企业用工风险和成本。

1.明确岗位职责。
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公司现有岗位都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在处理用人部门提出的招聘申请时就要明确是岗位空缺还是新增岗位。如果是岗位空缺按照已有的岗位职责在试用期初始阶段,就清楚地向试用期员工阐明担任的主要工作,公开绩效考核的标准,让员工明确自己需侧重的工作任务、需达到的关键绩效指标,同时还应该定期与新员工一起回顾工作成果并及时为新员工的工作提出反馈;如果是新增岗位,在用人部门提出用人申请时就要和人力资源部门沟通确定新增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和量化标准,避免员工入职后临时安排的情况出现。

2.安排新进员工进行工作培训与指导。
新员工进入公司,无论是否从事与以往相同的工作,都面临对新工作的重新认知和定位。入职培训有助于他们较快地进行自我调整,顺利进入工作角色,适应新工作,与此同时,利用培训的机会,新进员工可以增加对公司和同事的了解,未其创造一个畅通的沟通平台。当候选人入职后很快就离开新的工作,他们阐述的原因往往是这里没有一个诱导适应的过程,或者他们感觉自己好像是碍事多余的,还有就是没有人去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因此加强与试用期员工间的沟通工作,以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建议,对于试用期员工的保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和方式。
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两周是适应期中压力最大的阶段,用人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开展引导工作,加强与新员工及其所在团队的沟通,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减轻入职压力,引导其融入新团队,从而提高新员工的稳定度。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留住人力资源的法宝,如果仅仅依靠试用期的考核沟通,作用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当新成员加入时,管理者应该多关注他们,多花些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交流,及时准确地掌握新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缓解新工作带来的压力。当新成员入职时,他们发现自己得到别人的关注,往往会表现得更好,这也是成功雇佣新成员和公司更好发展的一个长期投入。

三、“闪辞” 值得社会共同反思
首份工作的高“闪辞”率,值得用人单位与职场新人共同反思。对于“闪辞”一族来说,确实迫切需要克服浮躁的心态,需要制定更加清晰的职业规划,需要更加脚踏实地,但在指责他们的轻率同时,企业是否应该深究过员工离职背后的真实诉求,除了工作制度、待遇这些硬性要求,是否有想过如何去激发员工的兴趣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