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安徽正式下发该省《2018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明确了调整将调整国家版目录乙类药品总量的15%,即292个品种。仅限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药品及符合规定的民族药,不计入调整数量。
其中,以下品种不在调整之列:
1.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
2.原《国家药品目录》(2009年版)药品,在《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调整时被调出的药品;
3.《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中的药品;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
以上第1很好理解,生产销售受禁的药品自然不会考虑纳入;
第4也容易理解,国家谈判药品按既定政策,各省都不会动,直接纳入目录按乙类报销;
第2点,明确被国家版目录剔除的药品不会给机会进入省级医保;
而第3点,其实是说明进了国家版目录的品种在安徽也不会被调出目录。
也就是说,安徽292个品种完全是在2017版医保目录基础上的新增,并且,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工伤报销药品及民族药。最终新增品种300个以上毫无悬念。
2018年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 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省2018年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15号)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5号)等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安徽的战略部署,以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选优补缺、支持创新、鼓励竞争”总体思路,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结构,扩大基本医保用药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我省广大参保人员用药需求和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维护人民健康为目的。积极支持基本药物制度、医药技术创新、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改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等重点工作,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增强基本医保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可及性。
(二)坚持基本保障。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及参保人员负担水平,合理确定用药范围和水平,实现保障范围与保障能力、医药技术发展相匹配。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听取各方对药品目录调整的意见建议,规范并公开工作程序,严肃纪律,加强监督。
(四)坚持专家独立评审。药品目录由专家按照调整工作原则和程序,科学合理评审确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目录调整的组织工作,不干涉专家评审,不参与备选药品咨询和投票遴选。
(五)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保持参保人员用药连续和稳定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用药实际需求,坚持中西药兼顾,补齐药品保障短板,优化目录结构,完善用药管理措施,满足多层次用药需求。
三、调整内容与要求
(一)调整范围
对《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中乙类药品进行调整,调整范围为2017年10月31日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注册的药品品种。但以下品种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原《国家药品目录》(2009年版)药品,在《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调整时被调出的药品;《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中的药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
(二)调整数量
药品目录调整数量为《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药品总量的15%,即292个品种。仅限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药品及符合规定的民族药,不计入调整数量。
(三)调整要求
1.调入药品。调入药品主要遵从我省临床用药习惯和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需求,兼顾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等,并组织专家按类别进行评审。对同类药品按照药物经济学原则进行比较,优先选择医疗机构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市场能够保障供应的品种。
2.限定支付范围。对《国家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药品限定支付范围不做调整。对本次调入的药品限定支付范围参照国家目录同类品种限制条件处理。
3.民族药。必须是依据民族药标准生产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的藏、蒙、维药品。
4.资料获取。调入药品原则上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库中选择,结合临床用药情况确定。不接受企业申报及企业、组织和个人推荐,不收取任何评审费用。
四、组织机构
(一)协调小组
成立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纪委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纪检组、省财政、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物价等部门组成的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目录调整工作有关重大事宜。组长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管领导担任。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监督组和专家组。
(二)办公室
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负责目录调整的组织实施及日常工作。主任由医疗保险处负责同志担任。
(三)监督组
设在省纪委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纪检组,负责对调整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接受相关投诉举报。
(四)专家组
分为咨询专家和遴选专家,以临床医学、药学专家为主,并吸收一定数量的药物经济学专家和医疗保障专家,分别负责药品咨询、遴选等具体评审工作。咨询专家与遴选专家互不交叉。
咨询专家负责对药品分类与数据分析提供技术咨询,论证提出药品评审技术规范、备选药品范围及药品使用管理措施等;遴选专家负责对备选药品进行投票遴选。
五、工作程序
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分为准备、评审和发布3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包括组建药品目录调整协调工作机构和评审专家库、采集评审软件开发、有关数据比对分析,以及制订工作方案、廉政风险防控方案和工作规则等。工作方案经审议后向社会公示,并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执行。
(二)评审阶段
1.建立基础数据库。按照本方案确定的调整范围和调整规则,筛选整理备选药品,建立基础数据库。
2.确定遴选备选名单。对基础数据库药品开展数据调查,并组织咨询专家评议调查结果,形成遴选备选药品名单。
3.遴选专家投票。组织遴选专家通过集中投票的方式对遴选备选药品进行遴选。
4.拟定调整名单。组织咨询专家审议遴选投票结果,确定调整药品名单,并研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等。
(三)发布阶段
1.将我省药品目录调整名单和评审工作情况报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2.印发《关于发布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公布《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并组织实施。(来源: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