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如何才能融入公司

添加时间:2017-11-26 23:59:50
浏览次数: 0
  亲爱的心理学家:

  你好!几个月前我换了一家公司工作。在新同事当中,有一部分是公司有资历的老员工,虽然我和他们从事的业务一样,但可能是年龄阅历问题,总是不能很好地融入。另外一部分是和我一样刚从大学毕业两三年的,但是我跟他们负责的业务不一样,在一起似乎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想在这里做下去,可是怎么样才能融入公司,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呢?

  一个被孤立的员工

  "自己人"效应

  亲爱的朋友:

  你所说的融入,说白了其实就是不要被同事当外人,像自己人一样融洽地交往。但是你要知道,中国有一句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什么人能跟什么人相通、来往、交际、接近,都是有其规律的。

  在《水浒传》里,赞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好汉,才会齐聚梁山泊,风风火火闯九州;淡茶一盏,薄酒一杯,小菜一碟,谈诗论文,肯定是《儒林外史》中文人雅士们的聚会;而觥筹交错,吆五喝六,猜拳行令,不消说,在座的便是些《三言两拍》里的官佐商贾,市井小人;若是听到抬轿吹拍之声,捧场喝彩之词,帝王伟大,长官英明,上司正确,老爷英明,便知是《官场现形记》里的盛会。

  对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家克劳尔和伯尔尼说明了其原因:相似的人由于肯定了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人格品质,因此,起着正强化的作用。反之,则起着负强化的作用。

  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就造成了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自己人"效应:在交际中,感到对方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并在心理上定位为与自己同一类型的人,就会产生亲近感。

  牧师与矿工的故事

  人们通常都会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更有好感,不管这种相似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但是我发现你一直在强调和新同事的不同之处,这让我想起一位牧师,如何跟一群矿工打成一片的故事。

  一位牧师来到矿区传教,然而过了好长时间,当地人都对他敬而远之,没有多大的进展。在那里,几乎所有男人都下矿井挖煤,他们住在破烂的棚屋里,妻子儿女一年到头都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对他们来说,连肥皂都是一种奢侈品。冬天到了,牧师和矿民一样,用麻袋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点起了炉子。

  星期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了他们面前,开始诚挚热情地布道。然而这一次,这些当地人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慢慢散去,脸上的忧郁也渐渐消退了。

  牧师看得出来,他们对他的态度开始变了,开始相信和认可他。可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他感觉又高兴又迷惑。

  如何融入新环境

  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随身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一看,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下巴上都沾着黑煤灰。他一拍脑袋:"这就是他们认可我的原因了,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虽然你与老员工的资历阅历不同,和年轻员工的业务不同,但是这些不同,比起牧师和矿工的不同,又怎么样呢?

  要想融入新的环境,我建议你先从穿着上想想办法。有几个研究都表明,我们最有可能向那些穿着与我们类似的人提供帮助。有一个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的,那时候的年轻人的穿着主要有两种类型:要么像嬉皮士,要么不像嬉皮士。

  实验者分别穿着两种类型的衣服,到校园里向大学生们要一毛钱打电话。当实验者的穿着与被问到的学生是同一种风格时,在多于三分之二的情况下都得到了这一毛钱。但是,当实验者的穿着风格与被问到的学生不一样时,只在不到一半的情况下得到了这一毛钱。

  另一个实验表明人们对"自己人"的正面反应,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他们发现参加反战游行的人可能在一个穿着类似的人的请愿书上签名。不仅如此,他们签名的时候甚至都懒得读一下请愿书。

  此外,还有一种途径也可以用来使人际关系更融洽,那就是类似的兴趣和背景。汽车推销员在受训时就被告知,当检查顾客拿来交换的旧车时,应该注意寻找关于顾客的背景和兴趣的蛛丝马迹。

  如果在汽车的行李箱中有露营装备,这个推销员过一会儿就会提到自己一有机会就喜欢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去;如果在后座上有高尔夫球,推销员可能就会顺口说他希望雨最好还是不要落下来,这样下午他才可以打得成早已计划好的那场十八洞的球。

  而如果他注意到车是在外地买的,他就会问顾客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惊讶地说他自己或他的太太也是在那里出生的。虽然这些相似之处看上去可能很不起眼,它们却的确能产生"自己人"效应。

  有一名研究者发现,在进行一项问卷调查时,如果把调查主持人的名字改成与被调查者的名字相似,便可以显著增加被调查者回答问卷的概率。

  一个叫罗伯特.格里尔的人,就收到了一名叫罗伯特.格里加的调查官的问卷,而辛西娅.强斯顿则收到了辛西娅.约翰逊寄来的问卷。在两个独立进行的研究中,这一个小小的设计就使问卷的回收率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