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老板、经理人,还是公司普通员工,在开展每天的工作前,都要仔细想明白这个问题。
【导语】
尼采:“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超越自我的第六需求层次。
乔布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任正非:灰度管理
每一代人都会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陷入一场集体焦虑。人,终归是社会动物;企业,则是社会中的经济组织。你一直在找存在感,企业(老板)则会找你的存在价值。如何理解并处理好“人与组织”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
【正文】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问到,什么样的老板能够聚集到更多优秀的人?什么样的经理人能够与老板共同创造奇迹?也有人告诉我,大部分的老板都会觉得找不到合适的经理人,而大部分的经理人也觉得找不到令自己觉得可以托付一生去奋斗的老板。所以一些人去羡慕华为的经理人,遇到了任正非;另外一些人去羡慕美的的经理人,遇到了何享健;还有一部分人会羡慕马云,因为他遇到了一大批投资人老板与他去创造了一个资本市场的神话……一系列的追问和羡慕之后,人们开始把问题聚焦在“人性”上,认为其背后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是“人性”的问题,但是这真的就是问题的实质吗?
内部合伙人制,真能解决问题?
每一代人都会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陷入一场集体焦虑。人,终归是社会动物;企业,则是社会中的经济组织。我们还是应该把问题放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存在价值方面上来。你(经理人)一直在找存在感,企业(老板)则会找你的存在价值。如何理解并处理好“人与组织”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
人们会习惯地高大上思维,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虚化为境界。比如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真理就怕再落地前进一步,实践的门槛常常是隔山隔水。
人们常常引用佛家的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个偈语阐释了人生随着阅历、年龄的增长而对事物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出自唐代高僧青原行思——一个讷言善行的着名禅师,关于参禅之初、禅有所悟、禅中彻悟过程的三个阶段,现在屡屡被经理人用以启示职场修炼。
人们也常常引用现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生体验也好,求学追问也好,参禅顿悟也好,这些常常被拿来开示无解的企业人事矛盾,而矛盾的焦点常常集中在老板与经理人之间。在今天兴起的合伙人机制下,有人发出“告别职业经理人时代”的呼声。然而很快,关于合伙人的新的矛盾又浮出水面。人们发现即便是组织机制看似公平的合伙人制度,彼此也并不能持续地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创业公司中合伙人很快分崩离析的现象屡有发生,而在成熟企业的内部合伙人制度是否足够有吸引力,目前还看不到结果,但是从毛大庆在万科倡导内部合伙人制之时却离开了万科,也许可以看到巨大的市场机会对每个人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热衷于修禅、静思、开悟。美国硅谷人发现,从印度修炼回来的乔布斯变了,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叛逆者,蜕变成了一个温和近人的行动者。“不忘初心”是乔布斯蓦然回首的顿悟。他最为推崇日本禅师铃木俊隆在《禅者的初心》书中的一句话:“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即所谓“不忘初心”。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必须归复自己初学者的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忠于自己,同情众生,并且切实修行,也即不受已有的知识逻辑的束缚。真正的佛教徒并非一定要跑到深山野岭里坐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初心,这也是禅修本身,所以我坚持认为工作是修行,也就是强调这一点。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一定要问题放回发生它的地方,经理人与老板,都需要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也都要给彼此以存在感。
是人性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最近和林男有过一个对话,这个对话林男总结后已在正和岛发出。他向我描述了最近一次参加私董会聚餐时的情景。
私董会少了严肃会议的正襟危坐,可以较为充分的畅所欲言。而私董会的餐桌上就更彻底撩开了彼此之间隔着的那层温情的面纱。这时,就有人用近似“白描”的方式抛出了一个问题:“老板私底下总抱怨团队跟不上,对的人招不来、留不住,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马上就有人意会并做出应答,直言不讳地一言以蔽之曰:“中国企业家太抠了呗!”这个回答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林男继续说:主持私董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老板一上来提出的问题多为业务问题,如怎么进行O2O转型,怎么开展新业务,销售额如何翻番等等;接着往深里挖,常常变成了团队问题,人不给力,再对的战略也实现不了;再挖,就挖到了老板的内心——原来是人性使然。在很多人看来,不同的老板境界会不同。
真的是老板(https://www.haolietou.com/news/news-show.php?id=14224 )的境界问题吗?或者说,境界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当林男提出这个话题时,显然是带着未了的疑问的。
比如一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值被行业老二逆袭,行业老二的老板祭出一记狠招,以极便宜的价格向管理层和骨干员工出售了近一亿股股权,人们纷纷称赞这位老板有胸怀,格局大,失去市值领先地位公司的员工也巴望自己老板来这么一手,但理性的商业考虑和领导者的不同风格,决定了这位老板没有跟风。
你怎么评判这两人?行业第二企业的老板境界就一定比行业龙头企业老板境界高吗?我不认为如此,因为这里有很多影响的因素,所以你会发现,所谓的“境界”问题,如果你不把它放到现实中,它最终毫无意义。
如果一个问题,在现实中和理想中是两套逻辑,一路拧下来,岂不都是一个个纠结?只有我们对问题本身达成认知共识,关于人与组织的管理问题才可以一一分解。
从宗教逻辑,回归商业逻辑
张维迎对商业行为和宗教伦理做过一个比较,二者基本假设相同,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逻辑和市场逻辑的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通过改变人心来达到善的行为,而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为,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
话听起来挺绕,市场逻辑负责商业行为,宗教逻辑管世道人心,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容易把两个逻辑混为一谈。
商业逻辑是什么?趋利避害。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逻辑呢?互利互惠。如果二者拎不清就很麻烦,如果讨论商业行为,不能用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逻辑,那不成了两套标准?
比如任正非提出“管理的灰度”,人们就特别容易从道德层面解读,解读成不讲是非,无原则。其实灰度是指高层管理者做决策时,复杂性多过刚性,从白到黑中间有250多种颜色都叫灰色,统称为“灰度”,这就是任正非要求高层管理者要能够“管理灰度”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我看来,从人性角度讨论商业,是个伪命题。因为如果你是一个职业人(https://www.haolietou.com/news/news-show.php?id=12751 ),你的身份和角色已经决定了你必须按照你的角色去发挥你所有人性的部分。比如说你首先要承担责任;其次对你拥有的资源、权力要有一颗敬畏的心,不能滥用它;第三你一定要对所有下属的成长负责。
如果你偏要任性一把,非得活出一个“我”来,这个思考本身是错误的。一定要记住在组织中最重要的是角色,而不是你本人。你必须胜任这个角色才是关键,只有符合角色的要求,组织才会接纳你。
曾几何时,人们误读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上帝已死”、“成为你自己”的呼声,实际上是他发现所谓的基督精神缺乏现实的基础,一旦失去信念的支撑,信仰就会面临崩溃。他呼吁人们摆脱虚无主义的道德观,重估人类基本价值的方法,以弥补理想主义价值基础的缺失。
而马斯洛在提出人的五层需求后,渐渐发现其架构的不完整。他越来越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的层次,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自我中心的倾向。如果缺乏个人超越的层面,我们就会生病。他发现这不仅是指宗教界、文学艺术界,而且存在于企业家、经理人、政界人士中。所以马斯洛在晚年提出:“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即超越自我的第六需求层次。而关于这一点,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所以,无论是老板还是经理人,最重要的还是创造价值本身,同时也需要对于用超越自我的视角去理解自己,以建立更高标准来约束自己。这个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用“无我”来进行界定,并能够体现在商业精神上。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或许是乔布斯最着名的一次演讲。他谈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辍学生的一生、他的创业以及与癌症斗争的故事。他引用了最后一期《全球概览》封底的话作为结尾:“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也是乔布斯对自我的认知,也是成就苹果的驱动力量。任正非一直告诫华为人:“华为最大的竞争者是自己。” 2014年华为登顶全球电信老大,而任正非却说:华为还担不起世界领袖的担子。
早在多年前,任正非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未来的风险,我们只能用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在发展中获得自由。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乔布斯的初学者心态,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对于我们理解公司里的人性与管理课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