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人才绝妙方法
添加时间:2017-11-26 23:59:50
浏览次数:
0
什么样的人,叫做“糊涂之清楚”呢?这种人表面上都能得出清楚的结论,但得出结论所用的依据却是十分糊涂的。他的结论是“清清楚楚”的,可惜依据却是“糊里糊涂”的。有时候很多话听起来冠冕堂皇的,似乎很有道理,可是细细一想,却经不起推敲。原因就在于这些结论的推理过程诚然无懈可击,但它的依据却是不清不楚的。
我们还是举管理中的例子。当今商界,流行这么一个观念——“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个观念初提出来的时候,实在让人耳目一新,每个人都觉得它是至理明言,无不奉为圭臬。这个结论够清楚的了吧,可是谁能说得清楚它的依据从何而来呢?如果这么一追问,问题就来了。原来这个“清清楚楚”的观念,确是建立在一个“含含糊糊”的基础上,即“顾客是上帝”,或者说“顾客的声音便是上帝的声音”。由彼依据得出此结论,实际上正是“糊涂之清楚”。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其实为数还真不少。
在中国人的语汇里,要得出“糊涂之清楚”的结论,实在太容易了。因为中国话几乎都有相对的两句,如果随便抓住其中的一句,便指称中国人如何如何,很可能就会掉入“断章取义”的陷阱,中国人把这个形容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是一种“糊涂之清楚”。例如中国人说“事无不可对人言”,当然是一句至理名言,但如果把这句话僵化理解,不论时机、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一概遵行不误,往往会坏事。难道这话错了吗?非也,须知中国人还有一句与之相对的话,叫做“逢人只说三分话”。两句话都很有道理,必须结合起来看。若只听其中一句,难免会把人弄糊涂。如果那样的话,表面上以为自己没错,实际上却落入了“糊涂之清楚”之中。
此外,有些人看到中国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样的话,就认为中国人也许都喜欢强出头。殊不知中国话另外还有一句:“树大好遮荫”。所以出自中国人的话,大抵都有相对应的两句,一般是不会有错的,最好还是辩证地看。如果只看到了一面之辞,就算得出的结论再清楚,那也终归是“糊涂之清楚”这样的人,永远只能在基层混。
那么,“清楚之清楚”又如何呢?我们说,只要能依据“清清楚楚”的事实,说出“清清楚楚”的解释,便称得上“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如果一个人有思想、有主见,里里外外都清清楚楚,对事情的理解都很到位,而且办起事来也毫不含糊,还常常可以指点“迷途君子”,那这种人想必很受众人的欢迎了,至少会深受主管的欢心吧。但事实上,这却是很难说的。过分明白精细的人,有时候诚然很受人欢迎,但有时候还是颇令人厌恨的。
例如常有这样的部属,他听取主管指示的时候,听得当然是清清楚楚,但听完了却不立即执行,而是要对主管的指示评头品足一番。他会当着基层的面,把这一套指示清清楚楚地列举一遍,甚至还自作主张地针对其中的“不妥之处”,清清楚楚地提出自己的修正。这样的做法,无疑会让主管很没面子,甚至恼羞成怒。虽然为大局着想,主管未必会当场发作,却必然会清清楚楚地记住这一次的龃龉,说不定将来在什么时候,就会清清楚楚地予以报复。
所以对做部属或幕僚的人来说,清楚是必要的,但是不要过分清楚。尤其是如果在顶头上司面前也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也许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三国时期的杨修杨德祖,就是一位极聪明的人。然而他恃才傲物,几乎没什么事情看不透的,自然是个时时处处都“清楚之清楚”的人。他的主公曹操乃一世奸雄,也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可是什么事却瞒不过杨修。曹操的一些小伎俩和小手腕,骗得过别人,但在杨修那里却往往露馅。这些事,杨修自己心里清楚也就罢了,可是他偏偏要把自己的聪明外露,很喜欢逢人就揭曹操的短,以显示自己的聪明,要么就当着大家的面搞点恶作剧,拿曹丞相开涮,甚至还不识时务地卷入了曹操子嗣的夺嫡之争。这些事情,怎能不让曹操恨之入骨?后来在蜀魏的汉中争夺战中,曹军久战不利、进退维谷,聪明的杨修从曹操传出的口令——“鸡肋”中,猜出曹操欲退兵的心思;这一点杨修自己心知肚明也就罢了,可他偏偏自作聪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军中大肆散布,结果动摇了军心。曹操正愁找不到借口,这下可好,立即以“谣言惑众、动摇军心”为名,杀掉了杨修。可怜杨德祖聪明一世,最终还是为“聪明”两字所害,早知如此,还不如多装装糊涂为好。
在企业中,有些人既卖力又能干,却总得不到主管的赏识;其原因多半在于这人一切都过分清楚了,甚至比上司还清楚,上司当然不高兴。正因如此,所以这些人心中常常会有所不平,难免整天怨天尤人,这样一来,很可能会使主管更加嫌恶。所以对聪明人来说,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那就是“该清楚时就清楚,偶尔也要装糊涂”。